|围城中的儿科医生


|围城中的儿科医生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丨显微故事, 作者丨少校 , 编辑丨万芳
医生圈里有这样一句话:“金眼科 , 银外科 , 打死不去小儿科 。 ”
儿科医生收入低、累、医闹概率高 , 已成了全行业公认的事实 。
但儿科医生往往又是最有耐心、最累的一群人 。
孩子们的配合度低、总爱用大哭来宣泄自己的情绪 。 这使得诊治一名儿童要比一名成人要花费更多精力 。
他们不仅是儿科医生 , 也是安抚孩子的幼师、从蛛丝马迹中推理病情的侦探 。
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孩子 , 还有那些焦虑的孩子家长——很少有人能在自己亲生骨肉患病的情况下保持理智 。
此外 , 医生的绩效主要取决于手术台数和用药量 。 然而儿童尽量避免手术、慎用药物 , 也让儿科医生成了同行中收入的下限 。
面对恶劣的工作环境 , 不少儿科医生纷纷离职 。
据相关统计数据 , 中国每一千名儿童拥有的儿科医生数量仅为0.53名 , 远低于世卫组织每千名儿童一名儿科医生的最低标准 。
本期显微故事讲述的就是一群儿科医生 , 他们之中:
有的人做了20多年儿科医生 , 只因觉得孩子们可爱、需要他 , 哪怕收入低、累 , 也舍不得放弃这些孩子们;
有的人则在两年的儿科实习中陷入彷徨 , 作为渺小的个人 , 她觉得自己很难和整个儿科体系的矛盾对抗 , 选择离开;
还有的人遵从“临床躺学” , 从大城市综合医院中逃离到老家 , 在一个相对放松的环境中找到了职业和人生的平衡……
对他们来说 , 儿科犹如一座强敌环伺的围城 , 有在此坚守的人们 , 也有不堪重负而撤离的人们 。
围城不能丢 , 围城里的人们 , 需要补给和援军 。
以下是关于儿科大夫们的真实故事:
虽然累 , 但舍不得可爱的孩子
张玲 42岁 女 三甲医院 儿科主治医师
1995年 , 我读完医大本科 , 读研究生时就选了儿科 , 就因为觉得小孩们很可爱 。
我母亲是小学教师 。 我从幼儿园开始 , 身边就总围着一群大孩子 , 后来上了小学、中学 , 身边还是一群7、8岁的孩子 。
直到最后我自己进了儿科 , 感觉这一辈子我就和小孩过不去了 。
成人科室里基本都是沉闷的都是老年人 , 有一种说不出的压抑 。
作为医生 , 你只能暂时缓解他们的不适 。
但对于身体机能越来越差的老年人来说 , 经过一次疾病打击 , 生活质量就会变得更差一些 , 甚至可能需要专人看护 。
从这个角度来看 , 我们救了他们 , 真的有帮他们越过越好吗?我总忍不住这么想 。
儿科不一样 , 孩子们的恢复能力惊人 。
他们的人生刚刚开始 , 治好了病就可以健康长大、成为任何他们想成为的人 。 这份成就感是成人科室比不上的 。
大家都说 , “金眼科、银外科、哭哭闹闹小儿科、埋了吧汰妇产科” 。
【|围城中的儿科医生】一开始我也是想选择外科的 , 渴望着在手术台上独当一面 , 像一位叱咤风云的将军 。
经过不断学习 , 我意识到人类只能治愈一小部分疾病 , 大部分的时间里我们对病毒、细菌、和未知的疾病是束手无策的 , 这让我感到很无力 。
儿科就蛮有趣的 。
孩子生病的时候无精打采、病病殃殃 , 你给他开点药 , 打几针 , 过几天复诊时候蹦蹦哒哒 , 让我特别有成就感 。
|围城中的儿科医生
本文插图

此外 , 孩子们总是很单纯 。
你治好了她的病 , 她会用各种自己刚学到的词汇来表达对你的好感、亲你、抱你 , 这也是治愈成人患者所无法带来的幸福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