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投资|为什么投资中也有“赢家诅咒”?丨投资道,诺贝尔经济学奖“拍卖理论”


重阳投资|为什么投资中也有“赢家诅咒”?丨投资道,诺贝尔经济学奖“拍卖理论”
文章图片
编者按
重阳投资|为什么投资中也有“赢家诅咒”?丨投资道,诺贝尔经济学奖“拍卖理论”
文章图片
202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PaulMilgrom和RobertWilson , 以表彰他们对拍卖理论的贡献 。
诺奖委员会在陈述颁奖理由时指出 , 两位学者完善了拍卖理论 , 并发明了拍卖的“新形式” , 全世界的卖方、买方、纳税人都因这两名经济学家的研究成果获益 , “拍卖无所不在 。 ”
拍卖看起来是一个小行业 , 和人们生活中的交集似乎也不多 , 但其实拍卖理论的应用远远比直觉上所感受到的更加广泛 。 因为拍卖这件事情抽象出来 , 就是多数人通过出价或者其他方式来展示实力 , 竞争少数的资源 。
平常工作中对职位的竞争 , 产业链中对渠道和原材料供应商的竞争 , 本质上都存在着“待价而沽”的情况 。 从这个意义上说 , 拍卖理论不仅仅对于上拍卖行买东西有启发 , 而且对于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 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和启示 。
股票市场本质上也是一个投资品的双边拍卖市场 , 无论投资能力提升到何种程度 , 我们都时刻面对着自己内心深处的非理性的挑战 。
以下 , 祝开卷有得 。
作者/人神共奋
本文已获得转载授权 , 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01
拍卖中的“赢家诅咒”
比如拍卖理论解释了拍卖中“赢家诅咒”的现象 , 即成功拍得拍品的人更容易后悔 , 这个现象同样也是投资中的常见现象——阶段性大胜者容易长期跑输 。
“赢家诅咒”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现象 , 它也是真正存在的结果:有经济学家计算了1954-1969年间墨西哥湾1223份原油开采租约拍卖的税前回报率 , 发现这些公司的平均现值损失约为每份租约192128美元 , 其中仅有22%的租约是盈利的 , 16%的租约不盈利 , 62%的租约更是一无所获 。
这两位经济学家用数理模型证明了“赢家诅咒”在某些拍卖形式中必然存在 , 还亲自针对拍品的不同特点 , 设计了一系列的方法让拍卖结果更合理 。
那投资中的“赢家诅咒”跟拍卖中的“赢家诅咒”是一回事吗?
拍卖理论并不能直接解释 。 股票成交的机制是卖方和买方连续竞价 , 跟拍卖不同 , 但如果抽出其中某一个阶段的行为 , 跟拍卖还是有很多共同之处的 。
拍卖的四种基本形式中 , 公开竞价的有两种 , 一种是”英式拍卖“ , 就是从低往高报价 , 报价最高者得 , 一种是“荷兰式拍卖” , 即从高往低报价 , 心理价位最高者即第一个出价者得 。
另一种跟拍卖类似的行为是“招标” , 区别只在于:拍卖中的竞拍者是买家 , 而“招标”中的竞标者是卖家——出卖施工或设计的劳动 , 获取金钱 。
股票交易就是同时进行的拍卖与招标 , 站在这个角度看——
股价单边上涨中 , 买盘相当于“英式拍卖” , 因为股价不断上升 , 你想要出价成功 , 必然要出全场最高价;而卖家是“荷兰式拍卖”中的竞拍者 , 总是心里预先准备了一个价格 , 到了这个价格 , 你才肯卖出 。 当然 , 股票交易买卖方和拍卖时的买卖方是相反的 , 准确的说叫招标——“荷兰式招标” 。
股价下跌中 , 买盘相当于“荷兰式拍卖” , 股价不断的下跌中 , 你要判断何时出手;而卖盘相当于“英式拍卖” , 股价不断下降 , 你想出价成功 , 必然要出全场最低价(同样 , 买卖方是相反的 , 应该叫“英式招标”) 。
这么一来 , 拍卖理论就可以解释股票交易中的很多现象 , 包括“赢家诅咒” 。
02
私人价值和公认价值
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维克瑞是“拍卖理论”的开山鼻祖 , 他认为拍卖品有两种价值:一种是“公认价值” , 比如梵高的画能拍几个亿 , 因为这是大部分买家都愿意接受的价格;一种是“私人价值” , 因为拍卖品对每一个人的价值都不一样 , 一个喜欢梵高者的出价常常比市场价高 , 高出的那一部分就是“私人价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