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鹏|4S店砸坏好零件定损再修:“这行业就这样”,这是一种什么逻辑?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4S店砸坏好零件定损再修:“这行业就这样” , 这是一种什么逻辑?
本文插图
正在砸坏好零件的瞬间画面
有采访人员暗访4S店发现 , 维修工“砸坏好零件定损再修” , 当采访人员追问“没烂为何要砸坏” , 等来的却是“保险公司赔钱” , “很正常” , “这行业就这样”等措辞的回应 。 按照维修工的说法 , 修车是不挣钱的(挣得少) , 换件才挣钱 。 并且 , 采访人员在4S店各类保养流程中也发现 , 很多维修工基本上都是在敷衍车主 , 也就是面对懂行的车主认真一下 , 面对不懂行的车主 , 基本上都是能坑就坑 。
这样的“暗访新闻”每一次进入舆论视野 , 其实反应都会很大 , 但是基本的逻辑貌似都差不多:“人们都觉得这很不好 , 但却觉得没什么更好的方法去拆解” 。 于此“这行业就这样”也就成为“干坏事”最好的遮羞布 。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 , 在采访人员暗访调查之前 , 这可能都是行业内公开的秘密 。
甚至就“保险公司赔钱”这种逻辑 , 保险公司也其实是知情的 , 只不过在具体的定损中 , 想要实打实的不留任何缝隙 , 监督管理成本就会增加很多 , 以至于面对“砸坏好零件定损再修”这种公开的秘密 , 保险公司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眼” 。 总体上来讲 , 只要没有撼动保险公司的核心利益 , 基本上不会被追查到 。
有法学专家提到 , 规避这样的“不法行为” , 还是要依赖4S店自身去净化 。 坦白讲 , 从“治理正确”的视角去看 , 好像讲得没毛病 。 但是我们细品其中的来龙去脉 , 貌似问题的症结都在维修工身上 , 也就是维修工不敬业 , 不道德 , 利欲熏心的结果 。
可事实上 , 按照维修工的说法 , 如果“只维修不换件”是挣不到钱的(挣得少) , 想必这样的现实 , 作为4S店自身也是比较清楚的 。 甚至对于维修工“砸坏好零件定损再修”这行操作 , 4S店也是知道的 , 甚至在背后是鼓励的 。 毕竟“换件”对于4S店也是增收的 。
因此 , 回到“砸坏好零件定损再修” , 以及“这行业就这样”的基本逻辑中 , 我们还不能简单地将其归为行业乱象 , 而是要透过行业的组织秩序 , 生存空间 , 去看待利益定价的基本逻辑 。 并且 , 这样的行业逻辑 , 并非仅在4S店中存在 , 在很多行业中也是“公开的秘密” 。
所以 , 对于采访人员暗访的操作而言 , 与其说这是一种揭露行为 , 不如说这是一种“破圈行为” , 也就是把行业中“公开的秘密”告诉行业之外的人 。 因此 , 从舆论反应来看 , 自然是声浪很大 , 可我们也很清楚舆论的声浪往往都是“不懂才吼” , 于此从行业本身来讲 , 这根本并不是件大事儿 。
甚至 , 就涉事4S店来讲 , 他(她)们很大程度上会认为 , 这是被抓典型的结果 , 与此同时 , 也会让自己的维修工小心一些 。 至于反思层面 , 可能更多会把采访人员作为“眼中钉和肉中刺”来看 , 因为对于普遍性的行业乱象而言 , 总有一种“为何搞我而不管别人的追问” 。
这导致采访人员只能赢得舆论的好感 , 却往往会背上长久被报复的风险 。 所以 , 很多时候 , 不见得都认为是错的 , 犯错的人就会真正反思 。 尤其对于商业来讲 , 所有的反思都建立在利益本身 , 这导致想依靠“暗访新闻”去撼动行业死结 , 基本上没什么希望 。
与此同时 , 我们也要清楚 , 4S店中的“只换不修”逻辑 , 其实跟国内的消费定价逻辑有很大关系 , 也就是对于无形的服务来讲 , 往往很难定高价 , 而只有看得见的实物才能要得上价 , 这导致在类似4S店这种销售和服务混杂的机构中 , 就会尽量通过实物抬价对服务进行补偿 , 回到维修工的层面 , 自然就成为“热衷换件” 。
推荐阅读
- 姬鹏|少年遭围殴致死掩埋案:只因拉黑电话,为何社交受挫会诱发犯罪?
- 姬鹏|女孩每天狂奔踩点上班被老板拍下:活成看点,这到底意味着什么?
- 姬鹏|玛莎拉蒂案:“死者家属希望司机死刑”,为何会有这般心理倾向?
- 姬鹏|大连被害女童母亲:“不接受公开道歉”,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反应?
- 宝马|熊孩子疑似砸坏宝马车,家长:孩子是替罪羊,维修费到底谁来承担?
- 记者暗访4S店:上汽大众4S店砸坏好零件再修
- 记者卧底4S店:砸坏好零件“创收”
- 记者“卧底”两家4S店:砸坏好零件定损再修
- 暗访4S店:砸坏好零件定损再修 截留油液回收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