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着个笑脸给我讲故事~不哭没好~

心理学家们现在发现:笑是人类与他人交流的最古老的方式之一 , 而在此之前 , 笑只被看作是人类幽默感的体现 。 人类笑是为了和别人团结一致或者嘲笑他们 , 要么用笑和别人调情 。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早在学会说话之前就掌握了这门技巧 。 不只是为了好玩 , 笑是一种表情 。 到目前为止 , 科学研究都一直把笑和幽默联系在一起 。 但是科学家们发现 , 笑的另外一个方面更加重要 。 它和幽默却没有什么关系 。 我们使用着笑 , 却一直低估它的作用 。 通过笑 , 人们转递一个信息 。 尽管听见笑声的人会很多 , 但是只有特定的接收者才能听懂笑声中的信息 。 这种信息就像加密过一样 , 因为它直接对准接收者 , 并不需要他有意识地理解 。约安娜·巴霍洛夫斯基是美国纳什维尔Vanderbilt大学的心理学专家 。 她是全世界研究人类笑声的6名科学家之一 。 从嘟哝声、喘息声、咳嗽声或者打鼾声到夹杂语音、类似于上上下下跳动的鸟叫声 , 它们都是笑声 。 发出特定笑声的人 , 如果想让他存心重复这些声音 , 注定是徒劳的 。 因为他的发声器官已经没有那样笑的准备了 。 为了调查笑声的结构 , 心理学家巴霍洛夫斯基倾听了109份笑的声音样本 。 "笑真是了不起!"心理学家约安娜·巴霍洛夫斯基说 。 她播放了一个实验中的一段录像:一个女人开始笑 。 她一开始笑的时候就像是在咳嗽 。 接下来她有节奏地把音高升高 , 一直到接近鸟叫那样的高音 。 在20毫秒的时间里 , 她把音高提高到了惊人的1000赫兹--这要比她正常说话的声音频率高了10倍 。 约安娜·巴霍洛夫斯基说:"这是能让人感觉舒服的笑 。 "她又指向电视屏幕 , 下一部分的实验都是针对男人:"""""她对我感兴趣"""" , 这个男人听到女人这样笑就要""""想入非非了"""" 。 "她发现 , 连续快速的笑声持续0.04秒到差不多6秒钟 。 不论男女 , 这都是一样的 。笑是一种社交工具 。 当人独处的时候 , 他的喉部很少颤抖 。 吃吃地笑、轻生的笑和尖声笑只有在人和其他人共处的时候才会发生 。 发笑的人常常中断谈话 , 等笑完之后才继续交谈 。 而发笑的人自己很少注意到 。 "很显然 , 人们寻找机会笑 。 "巴霍洛夫斯基说 。其实女人比男人更擅长笑 , 当男人发出低沉的笑声时 , 频率达到43赫兹 , 而女人尖锐的笑声能高达2083赫兹 , 甚至能让玻璃破碎 。 此外 , 女人的笑声更加动听 , 而男人大多数时候只能喘息一样的笑 。 造成这种区别的原因还没有研究过 。 也许是因为女人发展出了一套更大更丰富的声音系统 。 巴霍洛夫斯基又做了一个实验:她让男人、女人以及不同性别的人坐在一起 。 每一个实验参与者都必须用铅笔为其他人画一个草图 。 她发现:虽然在三种情况下男人和女人笑的总共次数一样多 , 但是当男人们在一起的时候 , 他们更能笑 。 当女人和男人在一起时 , 她们笑得更多 。 当女人和陌生男人交谈时 , 如果她只发出"哈哈哈"的笑声 , 那就说明她没什么兴趣 。 如果女人笑出声的次数越多 , 那么她对这个男人的兴趣越浓厚 。 当她的盈盈笑语和那个男人的话语同步产生的时候 , 她的兴趣就最浓厚 。 女人用笑传递信号 女人为什么要比男人更掌握笑的艺术?巴霍洛夫斯基的试验表明 , 这是因为女人要比男人更需要主导"找伴"的过程 。 相比而言 , 男人不像女人那样挑挑拣拣 , 所以他们的交流技巧 , 包括笑的技巧 , 始终停留在比较粗糙的阶段 。笑不仅是个人感觉舒适或者高兴的表现 , 笑还能让人在面对其他人时唤起某些情绪 。 女人好像能通过她们笑的方式向男人提出要求 , 愿意和他们下次再见面 。 女人这样还能不用说出自己的意图 , 微妙地表示接受一个男人或者干脆拒绝 。 不过在巴霍洛夫斯基看来 , 女人的笑不仅是用来征服异性 。 它还能帮助女人摆脱男人潜在的侵犯计划 。 在这种情况下 , 单调的"哈哈哈"笑声达到了防御性的目的 , 同时又不让男人丢脸 。 不同的笑和地位有关 关系不错的男人在一起时 , 他们用哼哼的笑声和咳嗽的声音互相逗乐 , 这样能让他们之间的交谈一直保持积极的方向 。 巴霍洛夫斯基相信 , 爽朗的笑声能带来良好的气氛 。 或许男人们之间形成这种"笑的联盟" , 可以阻止互相间竞争和侵犯性的感觉产生 。 在我们生活的各方面 , 笑都会对其他人产生影响 。 嘲笑的笑声把"受害者"搞得像傻瓜 , 把自己弄成侵犯者 。 一个团体内的人如果嘲笑一个人的话 , 等于把他排除在这个团体之外 。 尽管职员的上司经常是无趣的人 , 他们还是用一种低声下气的笑表示附和---这都是为了在上司那里得到一个好印象 。 而上司们则用一种不同的笑让下属感觉自己的主宰力量 。 如果他们不采用一种简单的"呵呵"笑的话 , 却要边说话边轻快地笑 , 那么就要失去下属对他们的尊敬了 。了解笑了解自己 ,婴儿还小的时候就会朝父母吃吃地笑 , 提醒父母时常想到他 。 在他四个月大 , 还没有学会说第一句话之前 , 婴儿的喉咙就已经能发出笑声 。 就算是耳聋或者失明的婴儿也是一样 。 甚至在人类学会说话前的数千年历史中 , 我们的祖先也用笑声互相交流 。 那么一连串笑声中的单独片断能像话语一样传递不同的意思吗?如果是这样的话 , 也许哈哈大笑的人也许就在说:"你真像着魔了!"或者"太棒了!头儿!"巴霍洛夫斯基摇头说:"我非常肯定 , 笑声本身没有任何的意义 。 " 笑作为复杂的信号编码涉及到笑的人自身内部 , 引起别人显著的感受 。 破解这种笑的编码也许能让我们重新了解自己 。笑是作为一种心理冲突的一种消除方式出现 。 众所周知 , 哭和笑都是一种激烈情绪的反映 。 小孩和成人的哭和笑的本质上都是是为了满足心理生理上的需要 。 得到满足就笑 , 没有得到满足就哭 。 但是内容上有非常大的差别 。 小孩的笑只是一个简单的心理满足 , 成人的不同是因为情感结构的巨大变带来的 。笑的作用:1.表达心理满足 。 2.宣泄心理冲突 。 高兴和痛苦就是对立的心理状况 , 高兴是源于心理冲突的出现和消解 , 痛苦是心理落差带来的 。第一个作用是社会性的 , 是用来进行沟通的 , 前面已经介绍较多 。 第二个作用是个体性的 , 这方面主要是内省式的 , 是需要较高的智力参加的 。 幽默笑话为什么好笑?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环境 , 制造了多种解释的通路 , 简单直接的推理通路和复杂的推理通路得到的结果正好是相反 , 两种通道的智力需求不一样 , 形成一种智力落差 。 这种复杂程度的差异越大 , 就会带来越大的兴奋 , 表现出来就是抑制不住的大笑 。 这个和人的智力关系很大 , 所以不同智力的人 , 对笑话的感受和反映是不同的 。 很多笑话小孩是看不懂的 , 一些简单的笑话 , 大家都能看懂 , 但是其他复杂一点的笑话 , 就需要有较高智商的人才能看懂 。 不同的人看同一个笑话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 高智商的人 , 简单通路和复杂通路之间的智力落差要更大 。 小孩看得乐不可支的笑话 , 成人看过可能就没有什么感觉 , 因为这种笑话的智力落差过小了 。 成人能看懂的笑话 , 小孩看不懂 , 因为他们发现不了另外一条复杂的推理通道 。 智力不同的人 , 对这种落差的要求也不同 。 笑话生效的过程就是另外一条复杂通道打通的过程 , 这个也是因人而异的 。折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