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东PM2.5连续5年稳定达标


广东|广东PM2.5连续5年稳定达标
本文图片
广东|广东PM2.5连续5年稳定达标
本文图片
佛山三水 , 西、北、绥三江汇流之地 , 天高水阔 , 风景美如画 。通讯员 摄
2020年 , 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收官年、考核年 , “十三五”时期 , 广东在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改善方面所作的努力 , 为今年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了坚实保障 。
广东全省PM2.5已连续5年稳定达标 , 年底有望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今年上半年 , 7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率为85.9% , 创近5年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 与此同时 , 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改善工作不断推进 。 广东试点完成400公里碧道建设 , 并规划用10年时间建成“十廊串珠”万里碧道;珠三角9市及梅州、汕头全部建成国家森林城市 , 并有望在今年成功争取“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称号 。
天朗气清 , 水清岸绿 , 山青城美 , “十三五”时期 , 广东省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 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要求 , 在经济总量连续31年稳居全国第一的情况下 , 同时走出了环境质量改善和经济社会绿色健康发展的双赢道路 。
【广东|广东PM2.5连续5年稳定达标】全省PM2.5连续5年稳定达标
截至今年 , 广东全省PM2.5已连续5年稳定达标 , 2020年1-7月 , 全省PM2.5为20微克/立方米 , 再创历史同期新低 , 预计年底为24微克/立方米 , 有望达到世卫组织第二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 。
2014-2019年 , 珠三角地区AQI达标率为81.6%-89.5% , AQI达标率同期分别高于京津冀地区20-40个百分点和长三角地区5-10个百分点 。 相比其他重点城市群 , 珠三角地区长期处于领先水平 。 在全国168重点城市中 , 深圳、珠海、惠州、中山等4个城市长期排名在前20以内 。 2020年上半年 , 新增江门、肇庆、东莞、佛山4个城市 , 进一步表明城市空气质量稳步向好 。
目前 , 广东省已经基本建成PM2.5成分监测网络、VOCs光化学监测网络、颗粒物和臭氧激光雷达监测网络 , 结合遥感卫星立体监测系统 , 形成天空地一体监测体系 。 在空气质量预报方面 , 实现了未来7天AQI数值预报 , 基本实现短期精准和中长期趋势预报 。 在区域联防联控机制方面 , 形成了以区域视野城市行动为核心的区域空气质量运行管理体系和机制 。 继美国加州和欧盟之后 , 科技部认定珠三角区域建成了全球第3个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区 。
地表水质创近5年同期最好水平
近年来 , 水清岸绿 , 鱼翔浅底的画面在广东并不罕见 , 水污染防治、水环境改善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 上半年 , 国家下达的2020年约束性指标目标任务阶段性全面完成 。 1-6月 , 71个地表水国考断面中水质优良率(Ⅰ~Ⅲ类)为85.9% , 同比上升12.7个百分点 , 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 , 同比下降7.0个百分点 , 创近5年历史同期最好水平 。 在去年还没有消除劣Ⅴ类的5个断面当中 , 淡水河紫溪断面水质改善为Ⅲ类、茅洲河共和村和石马河旗岭断面水质达到Ⅳ类、练江海门湾桥闸和东莞运河樟村断面水质达到Ⅴ类 。 27个入海河流国考断面水质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 。
整治黑臭水体的成果 , 令人感触最明显 。 以石马河为例 , 该流域于2019年1月正式启动达标攻坚行动 , 紧紧围绕“总量减排 , 断面达标”工作核心 , 按照“源头严控、过程严管、末端削减”的攻坚思路 , 以重点小流域作为攻坚作战单元 , 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 今年上半年 , 南都采访人员在旗岭国考断面看到 , 如今的石马河早已不是污水横流、恶臭漫天的景象 , 取而代之的是鱼翔浅底、白鹭成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