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卡|比iPhone 12更值得期待的 是苹果的电动车( 三 )


本文插图

实时识别分析图像 , 是当下所有自动驾驶的「必备技能」| Patenty Apple
导航也能很好地和上文提到的 AR 挡风玻璃结合 。 在自动驾驶汽车里 , 乘客只要用手势和语音结合的方式 , 就能让汽车停在相应位置 。 如果位置不精确的话 , 还可以用 iPhone 的虚拟操纵杆进行微调 。 听起来和特斯拉的召唤模式有点相似 。
自动驾驶技术到现在依然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 较晚起步的苹果相比 waymo、cruise 等专注自动驾驶的公司而言并没有占太多优势 。
在加州每年公布的自动驾驶汽车路测报告中 , 苹果的路测车辆为 60 余辆 , 相比之下 , 最早进行自动驾驶路测的企业之一 waymo 测试车辆为 153 辆 。
并且报告数据表明 , 苹果对自动驾驶测试越来越不看重 , 不仅车辆减少至 23 辆 , 测试里程数也大幅下滑 , 从 79745 公里减少至 12140 公里 。
在纯技术参数的比对之下 , 苹果没尝到什么甜头 , 但在它独特的优势——智能设备上 , 与自动驾驶结合起来倒是别有一番趣味 。
在 2019 年公布的一项专利中 , 苹果在最不起眼的安全带上动了手脚 。
根据专利描述的信息 , 在采用自动驾驶模式后 , 用户在车内就拥有了休闲时间 , 可以与他人交流或者观看内容 。 安全带在其中 , 就起到了一个「操作核心」的作用 。

皮卡|比iPhone 12更值得期待的 是苹果的电动车
本文插图

一条安全带上装载了众多传感器 | Patently Apple
例如 , 触摸或用手势控制安全带上的感应设置 , 可以控制车辆 , 包括车窗高度、座位位置、多媒体播放器等等;安全带还配备麦克风和扬声器 , 方便乘客通话 , 另外麦克风还能基于语音监测乘客的压力/情绪健康;当然还有安全方面的考虑 , 安全带上的传感器能测量乘客的生命体征 , 包括心率、体温、血液酒精含量等等 。 安全带有太阳能供电 , 当车辆白天停在室外 , 就是安全带「充电」的好时候 。
车辆外形及座舱
这一部分涉及到车辆本身 , 苹果在车内外也做了不少文章 。
首先在车门上 , 就能看到苹果人性化的一面 。 除了传统打开车门的方式 , 车门还能基于车身传感器的数据自适应定位 。 在狭窄的停车位 , 两边都有车辆的时候 , 车门就能以滑动形式打开 , 如下图所示:

皮卡|比iPhone 12更值得期待的 是苹果的电动车
本文插图

自适应车门 | Patently Apple
同样做出改变的还有车辆外部的保险杠 。 和传统固定式的保险杠不同 , 如果发生车辆碰撞事故 , 苹果汽车的保险杠可以根据碰撞来发生改变 , 以吸收冲击力避免损坏车辆 。
保险杠采用了可充气结构 , 内部注入了压缩气体 , 膨胀时可以使保险杠伸长 20-160mm 。 根据撞击的反应 , 保险杠前端反应也不同 , 撞击斜面物体时 , 保险杠可以适应对方物体的形状:

皮卡|比iPhone 12更值得期待的 是苹果的电动车
本文插图

可以改变形状的弹性保险杠 | Patently Apple
从安全角度而言 , 保险杠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 而在车内 , 苹果为了安全做出的改善比比皆是 。
自动驾驶车辆的设计与一般的车辆不同 , 没有方向盘、刹车油门 , 座椅为两排乘客面对面 , 这时传统的安全气囊也不再适用 。 为此苹果重新设计了一套安全气囊系统 , 当车辆发生碰撞时 , 侧窗会弹出一个充气屏障阻挡乘客 。
更简单的方式也有 , 在座舱顶部或者安全带里安装安全气囊 , 缓冲车辆撞击产生的冲击力 。
苹果特别提到 , 传统的安全气囊在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里可能会发生偏移 , 无法充分地保护司乘 , 最新的设计则能全面保护乘客免受伤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