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华慈医院|摆脱不了,就只能带着生活”,“抑郁就像疫情

昨天 , 我院迎来了第29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 今年的主题也十分应景:
弘扬抗疫精神 , 护佑心理健康 。
虽然疫情的消息早没有那么频繁 , 但仍未淡出人们的视野:“做好冬季疫情可能反扑的准备” , “特朗普确诊新冠”……
黑龙江华慈医院|摆脱不了,就只能带着生活”,“抑郁就像疫情
文章图片
更让人难以忽视的是 , 我们的生活被改变了:
进出公共场所 , 都离不开手机上的二维码
出门必备的 , 除了手机还有口罩
学生们不得随意走动 , 出校门甚至都需要实时打申请
......
春天时 , 人们仍寄希望于新冠会和非典一样 , 随着夏季悄然离去 , 可如今 , 已经是秋天了 。
虽然在国内 , 新冠得到了很好地控制 , 但仍没有方法彻底遏制住 , 国外更是蔓延得厉害 , 确诊人数不断突破预期中的上限 。
也许 , 我们不得不接受的一个现实:在与新冠的持久战中 , 人类可能无法彻底获胜 。
黑龙江华慈医院|摆脱不了,就只能带着生活”,“抑郁就像疫情
文章图片
01.
如果无法痊愈 , 还能继续生活吗?
在研发出疫苗之前 , 新冠可能会与人类共存 , 这就意味着 , 我们会松一阵紧一阵地生活 。
一段时间都没有新增的感染者 , 大家会慢慢松懈 , 几乎忘记疫情的存在 。
可一旦发现新增的感染者 , 疑似的接触者都要被隔离 , 一片区域的人们都会紧张起来 , 口罩、消毒 , 种种措施一个不落 。
新冠疫情带来的生活方式、心态的改变 , 就像是一场全球化的慢性病 。
慢性病的生活状态是什么——好一阵 , 坏一阵 , 在以为治愈的喜悦和发作的失望中反复煎熬 。
黑龙江华慈医院|摆脱不了,就只能带着生活”,“抑郁就像疫情
文章图片
最初 , 被慢性病找上的人们 , 往往会抱有彻底消除病症的期待与强烈的决心 。
但在慢性治疗的反复中 , 更可能的结果是 , 逐渐消磨掉对痊愈的期待——还是不断寻医问药 , 按部就班进行着治疗 , 却不再紧绷着一根弦 , 因为治不治得好生活都得继续 。
其实 , 一些心理疾病的治疗过程也和慢性病有相似的特征 。
比如抑郁症患者 , 在药物和心理治疗的过程中 , 可能几经波折 , 吃药、换药、停药 , 定期复查 , 病情反复 。
比如社交焦虑人群 , 虽然努力脱离自己蜗牛壳一样的保护区 , 但在这个过程中 , 难免有会想要缩回壳里的时候 。
一位抑郁症朋友曾这样和我说:“我就把抑郁当做疫情 , 摆脱不了 , 就带着一起生活 。 ”
尝试治疗手段的同时 , 放弃对痊愈的期待 , 这本身也是一种治愈 。
黑龙江华慈医院|摆脱不了,就只能带着生活”,“抑郁就像疫情
文章图片
02.
抑郁≠矫情 , 拒绝“受害者有罪论”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最新数据显示 , 全球共约3.5亿名抑郁症患者 , 中国的抑郁患病率达到了2.1% 。
作为发病率最高的单病种精神疾病 , 抑郁症已成为人类第二大“杀手” 。
而目前抑郁症的就医率 , 仅仅只有10% 。
目前 , 关于抑郁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说法有很多 , 涉及神经内分泌、神经免疫学、遗传学、心理社会因素等等 , 但仍未有明确的定论 。
也因此 , 抑郁症就如同现在的新冠疫情一样 , 悄然入侵 , 神鬼莫测 。
但因为其心理疾病的性质 , 人们倾向于将它归因于心理本身 , 即性格因素:拥有一颗玻璃心 。
黑龙江华慈医院|摆脱不了,就只能带着生活”,“抑郁就像疫情
文章图片
这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受害者有罪论”——无形中加重抑郁患者的心理负担:他们还要为自己患病而感到自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