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供,不一定非得是贬义
在车圈 , 中国市场特供一般在舆论上都占不到什么便宜 。囿于落后的汽车文化 , 在过去 , 国人对一辆好车的标准 , 往往是把欧洲市场作为标定的 。 中国特供 ,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 , 代表着:简配、损失驾驶质感的轴距加长 , 以及只顾面子不顾里子 。但实际上 , 不可忽略的是 , 当中国成为越来越多车企在全球最大的市场 , 不为中国人做特殊车型或者是车型上的特殊功能 , 显然是不合理的 。举个例子 , 无论是 , 欧洲还是美国 , 人均汽车保有量都要比中国更多 。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公报数据显示 , 2019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2.615亿辆 , 比2018年末增加2122万辆 。 在这部分机动车中 , 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保有量为762万辆 。扣掉三轮车和低速货车 , 中国大概是每 7 个人拥有一辆车 。 而根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显示 , 美国的千人拥车量为837 。 欧洲整体的汽车保有量会稍微少一些 , 但千人保有量也大概是 500 辆左右 , 平均 2 个人就拥有一辆车 。所以单从这个数据上看 , 就能知道中国人对大车 , 或者说是后排空间大的车的刚需性 , 要远比欧美大 。 车企们做长轴距车型的合理性 , 一下子就显出来了 。再举个例子 , 就是在车载智能互联这方面 , 中国互联网行业走的实在是太快了 , 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 明显比欧美市场的消费者更多、更复杂 。 车企为中国用户开发特供需求 , 是能让车主占便宜的事儿 , 值得鼓励 。国庆前北京车展 , 刚好在 BMW 展台体验了下全新的 BMW 智能互联功能 , 体验感受就是:当大部分人还觉得只有特斯拉和一众造车新势力才会对车辆的互联功能在意的时候 , BMW 这套“中国特供”的智能互联功能还是做的相当不错 , 但也有体验层面的问题存在 。整套中国特供的智能互联功能是基于 iDrive 7 车机系统的更新 。 也就是那个被很多人说万年不变的宝马中控上 。实际上 , 虽然整体设计风格和之前还是类似 , 但是用上 iDrive 7 的宝马车型 , 在中控这部分已经和之前的体验有了相当多的提升 。 并且在这套看上去设计并不激进的中控屏幕上 , 可以承载的功能 , 其实即使是对比那些着重宣传智能化的车企 , 也丝毫不输 。当然 , 整套系统的体验还是有不少问题 , 挨个说 。这套全新的智能互联体验可以大概分为四块:Apple CarKey、智能语音交互、全新的车载娱乐体验以及智慧停车功能 。先看 Apple CarKey , 这是苹果今年在 6 月份的 WWDC 上对外公布的功能 , 基于车辆硬件的更新 , 可以让车主实现用 iPhone 或者 Apple Watch 当做车钥匙的功能 。整套开锁体验其实就类似于刷公交卡 , 需要 iPhone 和 Apple Watch 贴到车门把手上后 , 车辆就会自动开锁 , 进入车后 , 车主把 iPhone 放到车辆的无线充电板上 , 就能直接无钥匙启动车辆 。
这其实是个没有无所谓 , 但是有了也不错的功能 , 会在 2020 年 7 月后生产的宝马车型上搭配 , 车主也可以通过 iPhone , 将车钥匙分享给其他人 , 手机丢了也能直接在 iCloud 上取消车钥匙权限 , 避免丢车 。这套功能的好处是可以几乎完全抛弃车钥匙 , 毕竟手机或者表肯定是天天拿不能忘 。 但体验问题也有 , 就是为了安全 , 需要把 iPhone 和 Apple Watch 贴门把手特别近才能解锁 , 姿势不是很方便 。 这个体验有点像现在很多车企都会用的“钥匙卡” 。当然 , 这套功能是全球的宝马车型都有 , 也是和苹果合作的 , 只不过在中国市场 , 宝马是首家把这个功能落地交付给消费者的 。从我个人的角度 , 更新的功能中 , 语音助理的提升是最明显也是最实用的 。其实号称有语音助理的车型不少 , 但真正好用的并不多 。 决定语音助理好用的因素其实就两点:1、语义理解能力 2、语音助手控制权限 。
语义理解能力决定了语音助手是不是能听懂人话 。 这个“人话”的标准不是刻板的指令 , 而是随机的语音 。 而语音助手的控制能力决定了语音助理的实用性 。 毕竟如果语音助手只能实现零散的几个功能 , 那还不如不用 。BMW 更新的语音助手 , 在这两点上做的都不错 。比如 , 你可以说“你好 , 宝马 , 我看不清外面了”、“打开车窗除霜”、“关闭除霜”、“我看不清外面了”、“玻璃太模糊了”、“窗户起雾了”等多种指令 , 开启除霜除雾功能 。再比如 , 在以往说出“你好 , 宝马 , 我有点冷”后分区开启车内空调并设定相应温度的基础上 , 现在这套语音系统还可以识别“空调吹脚”、“空调吹上半身”等唤醒词 , 准确控制空调风向吹头部、上半身或脚等部位 。 中央控制屏幕上也会显示风向的变化 。
另外这套语音助手还可以设置提醒 , 比如设置一些上车和下车时触发的提醒事项 , 比如“下车提醒我去后备箱拿快递” , 在你熄火下车前 , 车就会给你提醒 。 车主也可以通过 App 来查看提醒列表 。这些体验 , 某种程度上 , 大幅提升了车载语音的可用性 。除了宝马这套原生语音 , iDrive 7 还集成了天猫精灵的语音助手 , 可以做一些类似于点外卖这类的“更本土化”功能 。 但问题在于 , 这套语音助手的激活语是“天猫精灵” , 而不是融入到“你好宝马”里面 , 两套语音系统同时 , 会稍微有点儿学习成本 , 刚上手有点儿容易迷惑 。
推荐阅读
- 中国保健品40年沉浮录:神话、金钱与谎言
- 中国加入RCEP,退出的印度为何又再次提起中国?
- 为何中国总能化险为夷,而美国却总把好事变坏事?
- 即使上哈佛,国人成材率也不高
- 美方|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禁止美国投资者对部分中国企业进行投资答记者问
- 是谁救了福尔摩斯的命?
- RCEP成功签署 美国和西方一些精英再次看错了中国
- 一个清净的中国人
- 美国|美方禁止美投资者投资部分中国企业 商务部回应
- 中国的脱贫智慧|破译中国减贫奇迹的制度密码 “中国的脱贫智慧”网络主题活动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