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一亿年成功“瘦身”小天体“天涯海角”的秘诀是晒太阳( 二 )


“我们之所以把‘天涯海角’称为‘冷经典’ , 并不是因为它的温度低 , 而是从动力学上看 , 这类天体的轨道更加稳定 , 可以说是太阳系内最稳定的一类天体 。 ”赵玉晖介绍说 , 除了“冷经典”族群 , 在柯伊伯带内还有“热”经典柯伊伯带天体、离散盘小天体、海王星共振轨道小天体等其他类型的小天体 。
“天涯海角”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天文发现 。 它距地球约66亿千米 , 是一个由两部分组成的双瓣结构天体 , 表面直径不超过32千米 , 它奇特的扁平形状被认为是“新视野”号探测器获得的最令人意外的探测结果 。 而且它的颜色偏红 , 温度极低 。 “这说明它含有托林 , 一种如甲烷、乙烷等简单结构有机化合物在紫外线照射下形成的、存在于远离恒星的寒冷天体上的物质 。 现有资料表明 , 它的表面最高温度约为零下218.15摄氏度 。 ”赵玉晖说 。
而在柯伊伯带内 , “天涯海角”又是极为稳定的“冷经典”族群 , 可以说它自45亿年前诞生后就没有发生过太大的变化 , 因而“天涯海角”很可能保留着一些太阳系形成早期的物质 。
辐射差异决定小天体“体形”
双瓣结构的小天体在太阳系中较为普遍 。 但是扁平结构的天体则较为罕见 , 目前也没有相关的理论和模型对于它的存在给出合理的解释 。
在此之前 , 国际天文学界并未对“天涯海角”奇特的形状给出相应的解释 , 此前曾有猜测 , 这种扁平形状是在太阳系早期的星云坍塌过程中形成的 。
赵玉晖团队自主开发出一套活动性物质挥发作用下小天体形状演化的模型 , 利用这个模型他们对木星族彗星67P/CG , 以及其他木星族彗星开展了相关的研究 。
“虽然受观测数据限制 , 我们的样本比较有限 , 但是该模型在67P/CG彗星形貌的南北不对称及彗星的表面地貌演化等问题的研究中都得到了验证 , 这就说明我们的模型是可信的 。 ”赵玉晖说道 。
赵玉晖告诉采访人员 , 尽管如它的名字一样 , “天涯海角”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 “新视野”号对它也仅仅是匆匆一瞥 , 但是对它的形状的研究仍然有重要意义 。
研究表明 , 在太阳系行星形成过程的初期 , 微米量级的尘埃相互粘结形成毫米或厘米大小的颗粒 , 这些颗粒不断聚集形成几十到百千米大小的球形或椭球形星子 。 “天涯海角”可能最初就是由两个这样的星子结合形成的 。
在太阳系形成初期 , 星际空间中仍充斥着大量的气体和尘埃 , 遮挡了大部分太阳辐射 , 遥远的柯伊伯带区域温度依然非常低 , 大量甲烷、一氧化碳和氮气这类活动性极强的分子能够以固态的形式存在于星子中 。 随着太阳系中的气体和尘埃被驱散 , 太阳辐射变得强烈 , 温度逐渐升高 , “天涯海角”表面和内部的活动性气体开始挥发 , 物质逐渐流失 。
由于“天涯海角”两极受到的太阳辐射远远大于赤道区域 , 因而气体的挥发速度也大大提高 , 整体形状不断的趋于扁平 。
“这个形状演化过程在它形成后大约100万至1亿年的时间内完成 , 相比起它45亿年的年龄 , 这个过程是非常短暂的 。 ”赵玉晖说 。
据赵玉晖介绍 , 太阳系形成初期 , 这种形状演化机制在柯伊伯带小天体中很可能普遍存在 。 但是某些小天体运行到距离太阳更近的区域 , 比如半人马天体或者木星族彗星 , 由于受到更强的太阳辐射 , 导致活动性相对较弱的气体(如二氧化碳、水)挥发 , 再次经历类似的形状演化过程 。
“研究表明 , 在太阳系形成早期 , 有大量的甲烷、一氧化碳和氮气等活动性气体存在 。 了解它们的作用机制对于研究太阳系早期星子形成、太阳系小天体的形成演化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赵玉晖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