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晖:杂交稻面临“新”的挑战( 二 )

秦晖:杂交稻面临“新”的挑战
广西地区传统美食糯米饭否定之否定:“水稻品种去杂交化”但有趣的是 , 我所经历的杂交水稻这一发展阶段 , 后来也成为历史 。 杂交水稻在以后的大发展中其实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 尽管改革时期整个中国农业的总趋势 , 是在市场引导下从接受“增长”指令到满足消费者的动态需求 , 从只追求“能吃饱”到追求“吃得好” , 从强调计重产量的增加到农产品的质、量、多样化并重、并以市场基础上的产值取代物质数量指标 , 从自给自足到深入参与国际市场分工——但是就杂交水稻本身而言 , 却似乎有点“落伍”于上述趋势 。当初杂交水稻受第一代恢复系的影响 , 在不经意间摆脱“高产粗粝”的陷阱 , 而向既高产又“好吃”的方向发展 , 曾经开风气之先 , 因此在其高产受到好评的同时也被担心“太好吃” 。 但是不久 , 后一批评渐渐消失 。 而现在 , 对杂交水稻“不好吃”的批评又开始出现 , 而且越来越强烈 。的确 , 在以东南亚优质稻作为恢复系的阶段过去后 , “三系”种源的本土化开始确立 。 尤其是1980年代以汕优63为代表的全本土三系组合日益普及 , 本是中国杂交稻的又一大进展 。 这些本土亲本尽管仍是“国际稻”的衍生后代 , 但经过多次杂交原有基因已经淡化 , 而这些本土化的改进似乎仍然以“高产”为主要培育目标而不重视口感 。 本来 , 杂交水稻虽然从来不是纯粳稻 , 但是东南亚优质稻的配组的确使其当时曾具有相当程度的粳稻特性 , 即所谓“支链淀粉多 , 黏软可口” 。 但是20年后 , 今天的杂交稻似乎又戴上了“籼系杂交稻”的帽子 。尤其是后来杂交稻的配套主流从“三系”向“两系”发展后更是如此 , 以至于在越南这样发达和富裕程度并不高于我们的国家 , 中国杂交稻都受到了“难吃”的评价 , 市场卖价也越来越低 。而在我们的国内市场上 , 近年甚至出现了“水稻品种去杂交化加快”的趋势 。 由于杂交稻在单纯追求高产的同时逐渐又变成纯籼稻 , 同时在市场需求推动下 , 高产优质的常规粳稻品种在国外不断涌现 , 在国内也日益崛起 。 当年杂交水稻凭借其既高产又好吃(相对当时国内常规稻而言)的杂交优势 , 最多时曾覆盖全国约60%的水稻面积 。 但现在杂交稻似乎更高产 , 却不那么好吃了 。 其受欢迎的程度不断下降 , 到2018年 , 全国水稻播种面积中常规稻面积已经超过了杂交稻 。 近5年来南方稻区提倡籼改粳 , 北方稻区更从来以粳稻为主 , 春麦、大豆面积都有改粳稻之势 。 而“杂交稻销售遭遇阻力 , 粮商不收购 , 农民不愿种”;“多数杂交稻口味差 , 而常规稻米质好、吃着香 , 还可以自留种 , 受到农民欢迎”……我觉得 , 当年杂交稻虽然阴差阳错地跳出了“高产粗粝”陷阱 , 并成为改革时期全国农业“再膏粱化”方向的先行者 。 然而或许原来的思维并未消失 , 今天的杂交稻如果不能根本上摆脱改革前那种“良种粗粝化”的惯性 , 它的前途恐怕有点堪虞 。但是另一方面我也想:传统时代田林的小农户农业就以粳糯为主 , 遍种“膏粱” , 盛产“好吃”之粮 。 后来却越来越变成为了“充饥”只种“高产粗粝”而排斥其他选择的那种模式 , wg时期这样的模式更达到登峰造极 。 而后阴差阳错 , 经由杂交水稻使优质稻的“好吃”基因回归 , 改革时期“高产膏粱”借杂交优势一度崛起 。 但这似乎已成过去 , 如今“去杂交化” , 似乎又在向常规的膏粱时代回归 。 这样的“否定之否定” , 岂不令人深思吗?(文章发表时删去注释若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