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评论大赛】培养节约意识应润物细无声
近日,个别地方和学校“背诵餐歌打卡”“浪费一粒米做一道选择题”等形式主义做法引发热议 。教育部官网再次发文提示:制止校园餐饮浪费防止走偏,要求各地各校出实招、重实效,从根本上解决校园餐饮浪费问题 。
“南昌某小学要求学生在家中背餐歌拍视频打卡”“浪费一粒米做一道选择题活动在多所学校盛行”……个别地方和学校为应对教育部的指导文件,不从源头思考政策意义、不从实处寻找解决方案,以简单粗暴的形式主义应付,表面上落实了“宣传教育”,却令家长和学生们反感 。这种强制打卡、用做题来惩罚浪费的做法,也反映了学校对自身职能的认识不足 。将命令式的教育强加于学生,不仅没起到宣传效果,反而助长了形式主义之焰 。
学校一向是理念宣传的重地,勤俭节约习惯的培养不应该沦为命令式的强制教育 。学校在进行宣传教育、向全校师生发出厉行节约的倡议时,不能忽视学生们自己的声音 。相比强制打卡,鼓励性质的读书读报、征文演讲等活动或许更能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相比做题惩罚,通过社会实践、劳动体验等正向引导,让学生切身感受食物的来之不易则更为具有实际操作性 。
学校管理应坚持以人为本,不把自身看作是命令的施发者,而应该更多地联系学生生活,从实际出发,将勤俭节约意识融入日常点滴中,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 。例如,在食堂管理层面花更多心思,推行一料多菜、一菜多味,捕捉学生口味动态,不断改进烹饪工艺,尽量减少因菜品质量差导致的浪费;供餐针对不同人群推出大小份、拼菜等供餐制度,方便师生按需购餐 。当这些看得见的举动融入学生每一天的生活日常,勤俭节约的意识也将潜移默化扎根孩子的心中 。
将“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口号转化为实际行动本就是一个较长的过程 。针对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校的宣传教育更不可急功近利 。强制命令式教育宣传是明显缺乏长效机制的,也难以起到较好的宣传效果 。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建立食堂的节约制度,去关注怎样进行最基本的引导和教育,让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理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
来源:荆楚网
作者:林嘉懿
指导教师:李广平
【|【大学生评论大赛】培养节约意识应润物细无声】学校:浙江农林大学
推荐阅读
- 【夜读】豆腐飘香
- 鸡翅家常做法,做法简单 ,汤汁浓郁,美味下饭,真的超赞!
- 炖猪肉时,牢记“3不放”,肉烂味鲜无腥味,香味十足!
- 麦卡锡|美众议院少数党领袖麦卡锡透露自己曾感染新冠,当时却不知道
- 海带和什么炖是绝配?
- 杨振宁|清华辟谣杨振宁去世消息
- 蒜泥肥牛只需1碗料汁
- 这道菜,我家一周做三次,只需蒸一蒸,每次一大盘不够吃
- 红烧肉最好吃的做法,不用酱油,肉嫩软糯,肥而不腻,特别好吃
- 沃柑|沃柑浸泡保鲜液后直接上市,沃柑到底还能不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