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格丽克诗歌的艺术特征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格丽克诗歌的艺术特征
新京报|格丽克诗歌的艺术特征
本文插图

柳向阳
新京报|格丽克诗歌的艺术特征
本文插图

范静哗
新京报|格丽克诗歌的艺术特征
本文插图

赵松
自《阿勒山》开始 , 格丽克的每部诗集都是精巧的织体 , 可作为一首长诗或一部组诗 。 不过 , 精巧的结构并没有影响到诗歌内部的深度 , 由于教育和成长经历的影响 , 格丽克在诗歌的句子里赋予了很多可供探讨的思辨空间 。 在格丽克获奖后 , 作家赵松 , 译者柳向阳、范静哗就诗集中的整体感、对自白派传统的继承以及心理学与古希腊文化挪用等诗歌主题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
柳向阳
古希腊传统 , 是露易丝·格丽克的主要面罩
***:露易丝·格丽克诗中的哪些特质 , 让你决定翻译这位诗人?
柳向阳:从美国的诗歌传统来讲 , 她是从自白派过来的 。 她早期被称为后自白派 , 但是格丽克超越了自白派 。 我们知道自白派的几位重要诗人都自杀 , 格丽克跟他们一样都是有疾病的人 , 格丽克战胜了这些 , 从自己的生活中战胜了疾病 。 也因此 , 格丽克在诗歌中开辟了新路 , 就是我们能超越既往的东西 。
她的诗歌主要是走“心理”这条路 。 她高二便辍学 , 因为厌食症、抑郁症、失眠症 , 她一直坚持心理治疗 , 所以她的诗歌走的也是心理这条路 。
从整个西方文学来讲 , 她的诗歌是对古希腊的回归 。 我们如果把视野扩大 , 我们会说 , 西方文学有“二希”传统 , 其中一个就是古希腊 。 我觉得有必要有这样的回归 , 我们需要重新回到伟大的古典 。
***:另一位著名英语诗人安妮·卡森也在诗歌中运用、回归古希腊传统 , 两位诗人有哪些异同?
柳向阳:安妮·卡森的诗集在国内出版我是知道的 。 回归古希腊 , 格丽克是特别典型的 , 古希腊是她主要的面罩 , 有时候她的整本诗集都是古希腊的东西 。 但是她是在写自己的东西 。
***:和自白派一样 , 她的写作是不是也是某种自我治疗?
柳向阳:对 。 这是她诗歌中的重要意义 。 就像刚才说的 , 她的诗歌对应了自白派的传统 , 然后再超越 。 另外一个传统就是古希腊传统 。 通过这些方式来超越 。 借助古希腊传统做超越 , 要不然还是很难的 。
就欧美文学来讲 , 需要回到这种非常好的传统 。
范静哗
她将个体的体验 , 融入西方文化的框架
***:格丽克曾说 , “心理分析教会我思考 。 ”这一点在她的诗歌中有怎样的体现?
范静哗:说到心理学的影响要看怎么理解 。 我的理解是她的诗歌对心理挖掘得很细腻、很深 ,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她把所有诗歌写作融入了西方的精神文化史里面 , 也就是说 , 她的诗——不是我们讲的一首一首诗 , 而是一本诗集——构建了一个独自存在的世界 , 而这个世界基本上融入了整个西方文化传统当中 , 例如她会在诗中借用特洛伊战争或者西方神话系统等 。 从这个角度来说 , 格丽克的“心理”实际上是整个社会心理 , 再加上个人的心理 。
而她的个人的心理学 , 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女性”这一个体身份 。
格丽克的写作历程涉及两大关键背景 。 她的美国背景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私人化写作时期 。 二战结束后的十年是非常沉闷的 , 比较保守的十年 。 过后(直到越战之前) , 又是性解放的时期 , 文学的典型代表就是美国西部的垮掉派 , 东部的自白派 。 这两派都在写私人 , 只不过垮掉派更多的是从社会整体着眼来写私人 , 而自白派是以个体来写个人化的心理感受 , 尤其是隐私性的感受 。 同时 , 自白派从政治角度提出 , 个人的就是政治的 , 这就导致了私人化写作的盛行 , 包括自白派本身的写作 , 都被认为具有社会有效性 , 或者说我们现在讲的合法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