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名创优品VS阿里:电商新零售的终极拷问( 二 )


在2016年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前后 , 阿里就已经深入到线下零售行业 , 包括试水盒马鲜生 , 并且战略投资了易果生鲜、银泰商业和三江购物等 , 开启针对传统零售的数字化转型道路 。
不过 , 阿里新零售之路也可谓历经九九八十一难 。
2016年11月 , 马云提出“新零售”概念不足一个月 , 阿里旋即入股三江购物 , 洞开新零售改造之旅 , 后者股价更是连续14天涨停 , 创下自2013年上市以来的最高纪录 。
故事开头足够精彩 , 但结局难言满意 。 阿里针对三江购物最大的改造就是上线淘鲜达专区 , 实现周边三公里范围的到家配送 , 但最终 , 部分店长向媒体透露 , 三江购物的淘鲜达日均订单只有20单左右 。
三江“邻里店”的一位店长就曾向媒体透露 , “要改造就要上电子价签 , 还要改造货柜、特批淘鲜达后仓 , 三江的店主要覆盖的是周边小居民区;上线淘鲜达对于我们来说意义不大 。 ”
新零售改造并非一日之功 , 阿里&三江模式没有happy ending;与此同时 , 名创优品年销售已经突破百亿元 , 叶国富也才有diss阿里的底气 。
但三十年河东 , 三十年河西 , 事情正在起变化 。
对阿里而言 , “三江模式”依然是在探路 , 阶段性的失利 , 也是各家平台在新零售变局中在所难免的波折;但在技术、流量和平台化等方面 , 阿里依然有不可撼动的优势 , 这是其从底层出发 , 给传统零售商业注入互联网基因 。
况且 , 在外界看来已没有新机会的电商零售赛道 , 依然冒出了拼多多、名创优品这样的新物种 , 并且有撼动阿里底盘的实力 , 后者怎能等闲视之 。
阿里必须出击 。
在改造三江上失利 , 并不意味阿里的新零售改造满盘皆输 。 2013年双十一 , 马云用支付宝在银泰上“咻一咻”买了一双袜子 , 意味着二者战略合作的开始 。
在2016年 , 阿里联合银泰推出“喵街”App , 帮助消费者在进店之前 , 了解商场内品牌优惠、停车位等信息;同时 , 银泰和菜鸟物流打通 , 消费者可以线上下单 , 并且到店自提或者配送到家 , 全国数十家银泰商场已经实现了10公里内两小时达服务 。
改造还在持续 。 银泰会员与阿里会员打通 , 在2017年88会员节上销售额同比增长77%;银泰和阿里推出“淘柜姐”短视频带货计划 , 上线不到一天播放量破130万……
对银泰百货如此 , 对酒类零售商1919也是如此 。 过去 , 1919的线上订单往往会出现消费者下单5瓶酒 , 但送过去只有3瓶;而在1919后台接入阿里云后 , 其订单延误率不到1% , 平均60%的订单能在19分钟内完成 。
改变还在发生 , 而本质上 , 阿里输出了自己在品牌营销(线上会员、内容带货)、基础服务(无线支付、同城配送)和数据中台上的系统化能力 , 逐步分阶段推进传统零售转型 。
同时 , 阿里新零售的目标也极为清晰;无论“1元店”还是银泰百货 , 阿里将线下门店作为流量抓手 , 将用户带入自家“动物园” , 体验淘宝、天猫和饿了么等一系列服务 , 从而深度留存用户、倒逼服务升级 , 实现复购关系 。
盘活自家流量的水池 , 阿里新零售的彼岸已浮出海平面 。
因此 , 不同目标与不同的实现路径 , 自然造就了阿里与名创优品的分野 。 前者是以平台化的玩法改造供应链和消费体验 , 而后者的目标就是销售产品、带动GMV 。
对名创优品而言 , 其在供应链端有议价权 , 在C端抢占用户心智 , 但在互联网化上有所短板 。 因此 , 名创优品第一要务就是“卖货” , 这也是叶国富提出“以产品为中心”的根源;而阿里入局新零售 , 带来了技术、流量和品牌等一整套底层能力 。
所以 , 阿里VS名创优品 , 这更像是一场“降维打击” 。
平台化的阿里 , 相比线下卖货的名创优品 , 二者竞争不在同一维度 。 如今再回看叶国富diss马云的“金句语录” , 这场有关真假新零售的纷争也该见分晓了 。
真假新零售的口水战或许到了收场时刻 , 但淘宝的线下1元店和名创优品 , 都把握住了C2M这一基石 , 而各家电商及零售平台关于C2M的变革 , 这场战事仍未迎来终局 。
C2M没有终点 过去两年 , C2M这股浪潮正席卷各家电商平台 。
和名创优品类似 , 平台极致压缩从产到销的链路 , 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上 , 曾经的地方性品牌 , 得到了更大的品牌营销和流量加持 , 而结合消费者大数据的反向定制 , 这些品牌也有了触网机会 。
中国社科院此前报告就指出 , 电商平台通过创立工厂直购等活动 , 既满足消费者追求“超高性价比”的诉求 , 又能帮助外销型制造企业以“薄利多销”打造爆款 , 快速打开国内市场 。
因此 , C2M入局者无数 。
2019年初 , 苏宁拼购推出“拼品牌”计划 , 为生产过硬的中小企业打造自有品牌;同年5月 , 该计划升级为“拼拼工厂” , 旨在利用大数据指导企业进行反向定制;
2019年619前夕 , 京东发布反向定制工作五步法 , 包括识别潜力细分市场、挖掘消费者关注点、提供定价及产品卖点洞察、帮助品牌商大幅缩短新品研发周期、实现智能生产和精准备货;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