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言|艺术家眼中只有美的形式,粗俗的人只能看到裸体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艺术家眼中只有美的形式 , 粗俗的人只能看到裸体
夏尔·卡米尔·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ns , 1835-1921) , 一个具有超凡记忆力 , 8岁便通拉丁语的神童;一个具有旺盛创作能力 , 身前留下大量作品的高产作曲家;一个具有广泛兴趣 , 生涯中对各个学科都做出重要贡献的博物学家 。 他是浪漫主义时期的法国作曲家、钢琴家、管风琴家 。 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 , 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不停地创作 。 比起表现情感和采用新技术 , 他更注重结构和线条的优美、和声与和弦的动听 。 他最优秀的艺术特征主要体现在歌剧《参孙与达丽拉》、第三交响曲以及几首钢琴协奏曲之中 。
提到圣-桑 , 首先跃入脑海的大概是那首家喻户晓的《天鹅》——大提琴音色优雅深沉 , 洁白的天鹅笼罩着圣洁的光芒 , 时而微展双翅 , 时而颔首梳理羽毛;月色皎洁 , 水波荡漾……安宁祥和的气氛使人的内心也缓和下来 。 再或者 , 有人会想到专辑封面上音乐家的肖像——浓密的银色胡须 , 深邃的眼神 , 俨然一副严肃老者的形象 。
事实上 , 圣-桑并非遥不可及 。 翻开这本《音乐记忆》 , 呈现在读者面前的 , 不仅是一位音乐家对同时代古典音乐的思考、评论 , 更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性情的圣-桑 。
圣-桑很直爽 , 对于不认可的音乐家 , 他尽情戏谑嘲讽;对于首肯的后起之辈 , 他也绝不吝惜赞美之词 。 圣-桑很坦诚 , 愿意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 , 毫不掩饰地将个人情感呈现在读者面前 。 圣-桑很幽默 , 即使是讽刺也巧妙机智 , 令人捧腹又不致唐突 。 当然 , 圣-桑还有些自恋 , 他对自己幼年便显露出的才华十分得意 , 也毫不避讳以天才自居——不过 , 以他的音乐造诣 , 这样的自我评价似乎也不为过 。
所有这些 , 刻画出一个真实的圣-桑 , 率性之中带着几分可爱 。 了解了这样的作曲家后 , 再去回顾他的音乐 , 或许会有不同的感受 。
本文插图
【书名】音乐记忆(Musical Memories)
【作者】[法]夏尔·卡米尔·圣-桑(Charles Camille Saint-Sa?ns)
【译言|艺术家眼中只有美的形式,粗俗的人只能看到裸体】{英文版译者:[国籍不详] 埃德温·贾尔斯·里奇(Edwin Gile Rich)}
【译者】郭典典、马洁
【责任编辑】刘斌
本书是根据圣-桑回忆录《école Buissonnière: notes et souvenirs》(逃学生涯:记录和回忆)的英文选译本《Musical Memories》翻译而来 。 圣-桑在本书中除了叙述自己的音乐求学生涯和一些创作经历、表达对一些热门艺术问题的看法之外 , 还以极大量的篇幅描述了他与当时的法国音乐和艺术界名人的来往 , 更有一章专门记录晋见欧洲各国宫廷君主、王后的经历 。 本书提供了富有价值、饶有趣味的第一手权威资料 , 有助于读者在一定程度上了解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期法国乃至欧洲音乐界的总体状况 。
精彩段落
艺术的首次展示是人类尝试复制物体 。 这种尝试可以追溯至史前时期 。 但是原始人类这么做的时候在想些什么呢?他想要用线条
记录下来对象的轮廓 , 把与记录对象相似的形象保存住 。 轮廓和线条在自然界中都不存在 。 艺术的所有哲理都存在于那粗糙的绘画中 。 虽然艺术回应了人类精神上的一种特殊、难解的需求 , 从而创造了一些大为不同的东西 , 但艺术的根基还是在自然界 。 因此 , 要让艺术家忠于事实 , 真是再荒诞不过了 , 也只会是徒劳 。 艺术绝不可能是真实的 , 尽管它也不应该是假的 。 它应当给出艺术的诠释 , 来满足我们提到过的格调感 , 从而达到艺术上的真实 。 当艺术满足了这种格调感时 , 艺术表现的目标就达到了 , 再也不能要求更多了 。 但是 , 它并不是曼恩(de Mun)所说的“无产出的聪明人进行的徒劳努力”;它是满足合理需求的尝试 , 这种需求是人类本性中最高尚、最值得尊敬的——对艺术的需求 。
推荐阅读
- 星座小魔仙呀|12星座眼中对于和恋人的三观不合是什么样的?天蝎座太准了!
- 吴江微报|传承和弘扬绸都历史文化——“我眼中的绸都丝韵”征文活动正在进行中…
- |青年艺术家吴观真办漆艺个展 将持续至25日
- 情感|男人眼中,“糊涂”的女人,更可爱
- 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院的美女画家杨争油画作品欣赏
- 小猪制表行|《小猪制表》大叔眼中,经久不衰的8款名表!
- 中原作家群|河南青年诗人的眼中 ,秋天是什么样子?
- 中国美术报|陈平|美丽的事业?中国国家画院扶贫主题美术作品展参展艺术家
- 双子座|12星座女眼中男友最加分的行为是什么?
- 牧夫天文|阿兹特克人眼中的日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