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螺旋|科普做的好,照样拿国奖,以SCI论英雄已经OUT了!( 三 )


其次 , 虽然科学研究和科普文章被喻为鸟之双翼、车之双轮 , 不可或缺、不可偏废 。 但现实中的科普文章常常“矮人一头” 。
学术专业人士和医院行政人员对“网络科普”的认可度依然较低 , 这就意味着可能面对“主任觉得你写的科普不牛叉”的潜在尴尬 。
2016年的一份调查报告 , 相比传统发表的学术论文 , 仅有23%的美国和加拿大医学专业的系主任认为医学工作者在学术杂志博客上发表文章在晋升中具有重要作用;当科普平台进一步转换到个人博客上时 , 只有不到 2% 的人认为这和传统论文有同等学术价值 。
解螺旋|科普做的好,照样拿国奖,以SCI论英雄已经OUT了!
本文插图

医学专业人士对网络博客文章的学术认可度
值得注意的是 , 专业人士对“科普网文”认可度低 , 并不意味着“科普网文”就好写 。
不同于传统发表的学术论文 , 科普论文虽然也美其名曰“论文” , 但它所面向的读者是各行各业的普罗大众 , 它所追求的是语言的通俗化、内容的趣味化和逻辑的简单化 , 唯有如此 , 科普论文的阅读量才会高 , 被转发次数才会越多 。
而把复杂的机制、抽象的概念和严肃的科学发现 , 转为公众能听得懂的语言 , 素来是绝大多数科研者的“短板” 。 所以文章中往往会充斥着诸多学术化概念 , 这对大众而言就是一种佶屈聱牙的词汇 , 人们反而会指责作者文笔差 , 抓不住读者心理 , 只懂掉书袋 。
显然 , 一篇优秀的科普文章 , 从选题到撰写、编辑、推送 , 需要耗费很多精力 。 倘若又因为工作繁忙、规律性不足等因素造成科普效果没有获得良性反馈 , 恐怕真正能坚持做医学科普的医生“凤毛麟角” 。
再者 , 在论文代写已成为学术之殇的今天 , 公众号文章的作者到底是谁 , 似乎是个永远都无法搞清楚的问题 。
买卖论文尚且如此猖獗 , 公众号推文找人捉刀的门槛只会更低 , 当然价格也会更低!与之对应的 , 恐怕没有哪个委员会肯专门花时间确定微信推文究竟出自谁手 。 而这无疑会滋生更大的学术腐败 。
鉴于此 , 科普网文的传播只能作为一种学术成果的补充形式 , 锦上添花可以 , 绝不能一锤定音 , 评奖和职称还是应该落脚到学术 。
诚然 , 将科普网文引入学术评价标准的政策还存在些许缺点 , 但瑕不掩瑜 , 与过去单一又僵化的晋升选聘与评比评奖标准相比 , “网文标准”的引入终归是一种进步 。
因为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 , 它拓展了人才成长的路径 , 它让评价机制更灵活、公众参与度更高 , 以及更能调动广大高校教职人员和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
而这一做法 , 也有可能会让国内人才成长与学术进步具有了更广阔的空间 , 高校功能定位更清晰 , 学术不正之风有望改良 。
撰文 丨萌董董
排版 丨萌董董
主编丨尤兰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