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螺旋|科普做的好,照样拿国奖,以SCI论英雄已经OUT了!( 二 )


本文插图

很快 , 吉林大学就紧随其后 , 也发布了《吉林大学网络舆情类成果认定办法(试行)》 , 鼓励网络正面发生 , 并对优秀网络文章和网络舆情信息稿件予以肯定 。
解螺旋|科普做的好,照样拿国奖,以SCI论英雄已经OUT了!
本文插图

解螺旋|科普做的好,照样拿国奖,以SCI论英雄已经OUT了!
本文插图

总体而言 , 将网络平台刊文的阅读量作为学术成就的考量标准之一 , 是各大高校建立多元化学术评价体系所作出的一种新鲜尝试 。
评职称 , 科普流量红利成“新宠”
科学研究要走出象牙塔 , 并发出公众听懂的声音 , 科普文章无疑是一种“接地气”的绝妙做法 , 而它在近年里也成为了在医学人员职称评审中的“新宠” 。
为了鼓励更多医学专业人员投入到健康科普中 , 山西省率先将撰写科普文章纳入到2017年全省卫生系列高级专业技术职称资格评审当中 。
解螺旋|科普做的好,照样拿国奖,以SCI论英雄已经OUT了!
本文插图

解螺旋|科普做的好,照样拿国奖,以SCI论英雄已经OUT了!
本文插图

而国自然甚至还专门设立了科普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 且获得审批者可以获得30万元(含)以上的经费资助 。
解螺旋|科普做的好,照样拿国奖,以SCI论英雄已经OUT了!
本文插图

解螺旋|科普做的好,照样拿国奖,以SCI论英雄已经OUT了!
本文插图

从单纯重视SCI论文到凸显科普的重要性 , 可以预见 , 之后国家和各级政府还会有更多向科普倾斜的制度 , 医学科普在未来必然是大势所趋 。
更何况 , 眼下 , 网络文化发展势头已经不容小觑 , 网红流量的红利也已经显现 。 科普流量、爆款文章、网红医生……或许会成为医生职称评定的又一个比拼领域 。
【解螺旋|科普做的好,照样拿国奖,以SCI论英雄已经OUT了!】其实 , 时至今日 , 已有一批对健康科普有热情的医生成了网红大V 。 “急诊女超人于莺”、“龚晓明医生”、“章蓉娅医生”、“崔玉涛”等 , 在微博上的粉丝数都已超过百万 。
他们通过传播健康科普积攒自身的IP , 当这些IP转化成流量 , 就成为他们日后创业的基础 。
以儿科医生崔玉涛为例 , 他给中国第一个育儿网站——摇篮网写第一篇科普文章至今 , 做了近20年的科普 。 在此过程中 , 崔玉涛积累了粉丝和品牌 , 并创立了“育学园” 。 在苹果应用商店里 , “育学园”如今是医疗类应用下载量的第一名 。
蹭一波科普红利 , 既能打响自己个人品牌 , 又能解决职称问题 , 何乐而不为呢?
政策落地 , 潜在的隐患
不过 , 既然“将医学科普纳入评奖、晋升制度”是种新兴事物 , 那么它自然会成为众人争论的焦点 , 总会有人对其提出异议——
首先 , 科普文章的含金量 , 谁说了算?
学术成果使用 peer-review , 这是多少年来经受住考验的 , 尽管在操作层面仍有漏洞 , 但已经是目前为止最好的学术成果发表方式 。
传播成果 , 却基本没什么评价体系 , 转发量或者阅读量 , 很多时候跟文章水平或者文章的三观没关系 。
且鉴于大众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的盲目性、从众性 , 以及社交媒体审稿机制的不完善 , 对流量的恶性操纵乱象只怕也是在所难免 , 既如此 , 又该如何保证文章的流量等同于科普的质量?
毕竟在传统的期刊论文学术评价时代 , 也不乏“在自己当组委的期刊 , 发布自己当第一作者论文”的骚操作 , 更何况是更广泛也更“乱”的流量时代呢?
凡此种种 , 或许都需要一个更加详尽的细则 , 来防止个别人的投机 。 而目前 , 关于这一点 , 国内还没有交出一份完美的答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