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然文史|重审中国传统,西学东渐二百年中国都没近代化,是守旧还是自尊?( 二 )
本文插图
利玛窦与徐光启
对天地宇宙秩序的深信不疑 , 是中国传统知识的基础 , 如果这个基础受到质疑 , 士大夫心中恪守的道义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合法性 。 利玛窦在解释《坤舆万国全图》时说道: “地与海本是圆形 , 而合为一球 , 居天球之中 , 诚如鸡子 , 黄在青内 。 有谓地为方者 , 乃语其定而不移之性 , 非语其形体也 。 ”这开启了对传统“天圆地方”观念的冲击 。
中国古代一直相信“天道左旋” , 而西方传教士却说地球向右转;中国古代坚信的 “地为诸天之心 , 心如枢轴 , 定是不动”的理念 , 被西方科学的地球自转所否定;古代中国通过观察二十八宿及十二星次 , 对应地面的各个区域的“天文分野说” , 也遭到了质疑 。 西方天文学对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冲击是全方位的 。
本文插图
古代天文望远镜
地理学特别是舆地图的发展 , 也不断冲击着中国人的世界观 。 地图虽然不是文字 , 但它却始终传递着一种观念 , 例如地方志总是凸显出行政区域与宗教区域 。 中国古代传统的地图虽然不乏相当精确写实的科学记载 , 但大多传递着天圆地方与天朝上国的思想 。 当西方的世界地图传到中国后 , 士大夫们大为震撼 。“地如此其大也 , 而其在天中一粟耳 , 吾州吾乡 , 又一粟中之毫末” , 曾经的中国处于世界的中心 , 现在的中国却成了世界的一角 。 利玛窦在献图时 , 十分注意将中国的比例扩大 , 但万历皇帝似乎并没有对这种大逆不道的地图表现出强烈的排斥 , 反而十分喜爱 。 无可否认 , 这种舆地图向时人传递出了 “小中华而大四夷”理念 。
本文插图
看似被视为实用技巧的西方天学、地学的传入 , 其实恰恰打中了中国传统知识体系的七寸 , 使得“天经地义”走向“天崩地裂” 。 基督教教义和西方哲学思想 , 士大夫们尚可利用“忠孝仁义”的理念进行批驳 , 但经过西方科学所证实了的天学和促进了海防交通发展的地学 , 却让士大夫非常难堪 , 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反驳 。 这种情况下 , 士大夫们会做出什么反应呢?
三、批驳与融合:士大夫对冲击的回应
面对新知 , 士大夫中不乏肯定与接受的人 。 如徐光启、李之藻、张京元等人 , 他们与传教士来往密切 , 接受并传播着这种知识 , 包括皇帝在内 , 其实都对新知识充满了好奇 。
本文插图
徐光启画像
但这种与中国传统知识体系可谓方枘圆凿的西洋知识 , 想要被接受 , 仍然需要一个缓冲期 , 特别是天朝上国的自信仍然存在 , 华夷之辨的观念仍然占据主流思想之时 。 所以 , 时人采取了两种巧妙的做法来对待新知识:
第一 , 凭借历史记忆 , 将这些新知都归于中国古代所特有的知识中 , 这就是所谓的“西学中源” 。 这一理论也与传统知识相关 , “天子失官 , 学在四夷”、“礼失求诸野”为之提供了依据 。 他们将各种西方知识与古代传统知识相比附 , 例如 , 地理知识已经有邹衍的“大九州”说 , 数学知识来源于《周髀算经》 。 康熙帝就曾说: “古人历法流传西土 , 彼土之人习而加精焉” 。 为西学找到中国历史的依据 , 不失为一种折衷妥协的做法 , 也能够让传统的中国知识分子心理好受一些 。
本文插图
影视剧中的康熙帝
推荐阅读
- 文史大观园|当年流放到澳大利亚的囚犯处境有多悲惨?
- 浩然文史|如何在业余时间,通过写作月入过万?
- 资深人士说文史|世界上最深的地方马里亚纳海沟,是不是到了地心?还能往下探吗
- 文史大观园|瑞典人口1000万,GDP总量5500亿美元,接近我国哪个省份?
- 文史砖家|被移民毁掉的非洲富国,昔日无比繁华如今赤贫,人均日收入仅33元
- 资深人士说文史|985和普通二本学生,同一年进场,5年后,为何普通二本先做了领导
- 摄诗文史版|低调的日本,与虚张声势的俄罗斯!
- 摄诗文史版|731除了研究细菌病毒,还做过这些事,让你知道日本人多可怕
- 文史砖家|全球最穷国家,资源丰富却一贫如洗,贫困率超90%人均日收入4.5元
- 文史大观园|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GDP达1000多亿美元,接近中国哪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