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的小猪|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到底该如何理解?( 二 )


同时:
“一切都在步履中 , 在步履的背后 , 既没有潜力 , 也没有潜伏” 。
这样 , 现象就是本质 , 本质也就是现象 。 因此 , 萨特的所谓“人的本质”就是人的详细状况、详细步履的总和 。
飞行的小猪|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到底该如何理解?
本文插图

他说:
“一个人投入生活中 , 留下他在生活上的印象 。 此外 , 别无可言……除步履外 , 无所谓现实……人实现自己多少 , 他就有多少存在” 。
所在 , 在他看来:
“一个人 , 不外就是一系列的事业 , 他就是造成这些事业的种种关系的总数、组织和整体 。 ”
03 “存在先于本质”的真正内涵
在理清了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之后 , 来看看“存在先于本质”的真正内涵 。
“存在先于本质” , 仅就“先于”而言 , 就有待明察 。 人的本质 , 即社会关系的总和 , 是先天就有的 , 仍是后天才有的?
实际上 , 萨特提出的“存在先于本质”这一命题 , 在处理二者的关系上 , 包含着唯物辩证法的因素 。
他坚持人的本质不是先天就有的 , 而是后天所获 。 由于 ,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一的 , 人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 与自身存在相同一的那个本质的内容是不同的 。
飞行的小猪|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到底该如何理解?
本文插图

好比 , 一个人刚刚降生时 , 他的存在只不过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存在 , 与这种存在相同一的本质也只能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本质 , 这时还不可能具有真实的人的本质 , 即人的社会本质 。 人的社会本质只能在以后的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 。
萨特所讲的后于存在的本质 , 恰是指人的社会本质即人的社会历史状况的总和 , 而不是其它 。
而且 , 萨特也只是说人刚“出场”时 , 人的本质即社会本质是个“无” , “出场”以后 , 他并不认为人是纯粹的“自为的存在” , 正如“安闲的存在”不即是桌子、椅子等对象 , 而是存在于一切对象中的万有的根本一样 。
所以 , 他说的“自为的存在” , 是一个限制性概念 , 它也不即是“人的其实” 。 现实中一个特定的人 , 老是“自为的存在”和“安闲的存在”的同一 。
一个人老是处 , 在某一特定的境况中 , 好比他的身体 , 他所从事的职业 , 他所栖身的地方 , 他所据有的物 , 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等等 。
萨特把“人的其实”的这些方面 , 称为“事实性” , 也即“人的本质” 。
同时 , 他还以为 , 不能纯粹依据某一时期的“事实性”来为他自己定性 。 由于他还有自己的未来计划 , 还想着自己但愿做些什么事 , 成为哪种人 , 而且总仍是有可能根本改变自己看世界的角度和自己的性格的 。
飞行的小猪|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到底该如何理解?
本文插图

正如他自己举的一个例子:
一个咖啡馆里的酒保 , 无论他是怎样称职 , 我们也不能说 , 他就只是一个酒保 , 这不仅是因为他同时扮演着其它角色 , 如父亲、丈夫、或其他什么角色 。 更重要的是 , 他可以超越他酒保的地位 , 通过迟到等办法而被解雇 , 那时他就不再是酒保了 。
因此 , 萨特坚持“存在先于本质” , 坚持现实中的“人的存在”和“人的本质”、“自为的存在”和“安闲的存在”不仅是同一不可分割的 , 而且是全面的动态的同一 。
飞行的小猪|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到底该如何理解?
本文插图

如前所述 , 萨特以为 , 人之初 , 具有一种“意向性”结构 , 即没有任何内容的纯粹主观性 , 即:不断地指向对象、据有对象、超越对象的能力 , 这样 , 后来才能创造自己的本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