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三明|护航绿色司法守护生态“高颜值”!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近日 , 由省高级人民法院举办的全省生态环境司法“十佳百优”评选结果揭晓 , 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设立的“生态司法助力乡村振兴示范基地”等多个项目入选 。 成绩的背后是全市法院不断创新生态司法工作机制 , 提升司法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
重打击 , 震慑违法犯罪
【福建三明|护航绿色司法守护生态“高颜值”!】
本文插图
本文插图
清流法院通过线上方式开庭审理被告人江某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
“被告人江某犯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 , 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 , 并处罚金人民币3000元……”
今年6月4日 , 清流县人民法院首次组成“3名审判员+4名人民陪审员”的7人合议庭 , 对一起非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案件作出公开宣判 。 判决后 , 被告人江某在一家报纸上公开发布道歉信 , 同时赔偿生态资源遭受的损失 。
三明位于福建中西部 , 被誉为中国最绿省份里的最绿城市 。 为守护这片绿水青山 , 三明两级法院坚持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惩治违法犯罪、保护生态环境 。 2019年以来 , 全市法院共审结破坏生态犯罪案件263件 , 其中涉非法猎捕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案件14件 。
在严厉打击涉生态违法犯罪的同时 , 三明两级法院还坚持修复受损生态 。 今年9月8日 , 泰宁县朱口镇某村村民廖某再次来到南坑溪河道 , 协助河道协管员开展管护工作 。 此前 , 因犯盗伐林木罪 , 泰宁县人民法院对他发出“护河令” , 责令他进行河道管护 , 通过日常巡查 , 严防他人非法采沙、电鱼、毒鱼等 。
本文插图
设立生态复绿管护基地
早在2009年 , 三明法院便已探索运用恢复性司法理念修复受损生态 , 在全国法院率先推出“护鸟令”“护林令”等 。 此外 , 针对生态修复面临的新情况 , 三明法院探索补种复绿、增殖放流等修复形式 , 将修复手段从原态修复向代偿修复、异地修复等多种形式拓展 , 大力推进生态修复性司法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 。
重创新 , 打造过硬品牌
9月3日 , 三元区人民法院生态庭庭长郭秀娣起了个大早 , 背上巡回法庭专用背包 , 驱车来到距市区26公里外的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 今天 , 她将在这里开展驻点办公 。
万寿岩遗址是华东地区迄今发现最早的洞穴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 , 被誉为“南方周口店” 。 2001年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为加强万寿岩遗址周边生态司法保护工作 , 今年6月 , 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三元区法院在万寿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立万寿岩文旅保护司法协同创新基地 , 通过设立法官工作室、巡回法庭 , 及时化解万寿岩遗址文旅开发过程中涉文物保护、旅游等纠纷 。 截至目前 , 协同化解林地纠纷2件、征地拆迁补偿纠纷1件、普通民事纠纷12件 。
今年4月 , 全国首个流域司法数助治理云平台——水执法与云司法数助治理中心在三明成立 。 中心以“数据协同平台+云上法官在线平台”为依托 , 综合运用河长制指挥管理、河道视频监控与司法数据等系统 , 为全市流域治理构建起及时、高效、全程、严格的司法保护管理机制 。
三明市水利局局长章新华认为 , 中心的设立创新性的将生态司法大数据引入河长制指挥管理系统 , 为全市河湖治理提供科学的预警分析、决策依据和高效的司法服务 , 将有效提升全市河湖治理科学化、精准化水平 。
推荐阅读
- 关于“凄惨”的现代故事
- 体育知识科普|福建这所独立学院或将转为公办大学, 成为市属本科院校
- 在福建,老干妈根本不是甜辣酱的对手
- 光明网|福建一男子酒驾撞进商铺后逃逸,多栋房屋损毁严重
- 国安法|百日安澜 长治可期——香港国安法实施百日“护航”作用明显
- 武昌|武昌交警全天候驻站检查客车,用“四严”护航节日交通安全
- 古城|古今消防事儿|护航忻州古城消防安全,有我!
- 安全座椅|安全座椅怎么选?环球娃娃热心公益为孩子保驾护航
- 渡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百城千县万村调研行】福建东山岛的“生态+”崛起路
- 迎双节——四车队义务疏导队为交通畅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