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投稿|好生意的2个时间窗口,高瓴张磊道破抓住真正大机会的秘诀( 二 )


趣投稿|好生意的2个时间窗口,高瓴张磊道破抓住真正大机会的秘诀
本文插图

我们也有一些挣快钱的机会 , 但我们敢于说“不” , 敢于不挣不属于我们的钱 。
——张磊 持有一个观点
就一定要先尝试自我证伪
11 , 独立研究的最大价值是让投资人敢于面对质疑 , 坚信自己的判断 , 敢于投重注、下重仓 。 这种研究精神和思维模式 , 会形成一种正向循环 , 让投资人的每一次投资决策都扎实有力 , 并不断获得新的投资机会 。
12 , 持有一个观点 , 就一定要先尝试着去自我证伪 , 否则那就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观点 。
13 , 独立判断意味着对市场保持冷静的思考 , 不要轻易妥协 。 很多时候 , 妥协会产生一个“坡” , 你从“坡”上慢慢下来 , 刚开始没有感觉 , 但下得越多速度越快 , 等你意识到的时候 , 往往已经很难改变了 。
14 , 往往是与众不同的视角 , 少数的、独立的决策 , 特别是真正正确的非共识 , 才有可能带来超越市场的回报 , 而且市场给你的回报将是呈指数级的 。
更多地研究是为了更少地决策
更久地研究是为了更准地决策
15 , 就像爱因斯坦在物理世界中 , 用简洁的公式描述世界的本质一样 , 我们希望能够遵从第一性原理 , 在商业世界中找到某种简单的公式 。
16 , 简化到公式绝非商业研究的终点 , 真正的终点应该是探究这个公式的产生背景 , 挖掘更重要的参数 , 发现更深层次的运行机制 , 寻找不同事情之间究竟是并列的加法关系 , 还是翻倍的乘法关系 , 或者是改变量级的指数关系 。
17 , 精确的数据无法代替大方向上的判断 , 战术上的勤奋不能弥补战略上的懒惰 。 因此 , 投资人不应以找到数据呈现的规律作为终点 , 而是要把数据反映的规律作为研究分析的起点 , 拷问自己对数据背后真相的理解 。
18 , 谁能掌握更全面的信息 , 谁的研究更透彻 , 谁就能为风险定价 。
19 , 更多地研究是为了更少地决策 , 更久地研究是为了更准地决策 , 只有在更少、更重要的变量分析上持续做到最好 , 才是提高投资确定性的最朴素的方法 。
20 , 人们永远无法掌握真理 , 只能无限接近真理 , 真理对于人们来说是高维的、复杂的、不可知的 , 但驱动事物变化的原因往往是简单的、单一的、可判断的 , 因此就需要从现象出发 , 抓住可以把握的关键要素 , 理解商业的底层逻辑 。
21 , 我们没有所谓的“顿悟时刻” , 而是在不断试错中付出能够带来长远回报的努力 。
长期研究=关键时点+关键变化
22 , 在投资决策面前 , 许多投资机会的时间窗口是稍纵即逝的 , 最重要的是对关键时点和关键变化的把握 。 只有长期、动态地跟踪变化 , 投资人才能够对变化产生超出一般意义的理解 , 从而拥有与市场不同的观点 , 而且是基于非常长期的视角的不同观点 。
23 , 许多人说 , 一个好的生意是建立在稀缺资源之上的 , 但其实变化和创新可以使原本稀缺的东西不再稀缺 , 并且这种打破稀缺的状态有且只有一个时间窗口 , 我称之为“机会窗口” , 这是企业的快速成长期 , 甚至是爆发期 。
而在这个机会窗口之前 , 还有一个窗口叫“傻瓜窗口” , 就是在一段时间里 , 投资人都觉得你的商业模式非常不靠谱、非常傻 。 在许多人看不起、看不懂、觉得不靠谱的这段时间里 , 企业将有机会积累用户、试错产品 , 并且创造出一定的商业壁垒 , 接下来就是拐点和陡变 。
当幸福来敲门时 , 你要在家
24 , 实践告诉人们 , 方法和策略能够战胜市场 , 但对长期主义的信仰却能够赢得未来 。
25 , 在多数人都醉心于“即时满足”(Instant Gratification)的世界里时 , 懂得“延迟满足”(Delayed Gratification)道理的人 , 已经先胜一筹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