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任何美好的人 | 施纳贝尔:我的贝多芬,我的1-1-1


|献给任何美好的人 | 施纳贝尔:我的贝多芬,我的1-1-1
本文插图

献给任何美好的人
|献给任何美好的人 | 施纳贝尔:我的贝多芬,我的1-1-1
本文插图

啊 , 遥远的你看不到我追寻的目光
也听不到我深深的叹息
爱 , 就这么消失在远方
—贝多芬《致远方的爱人:我坐在山岗上》
|献给任何美好的人 | 施纳贝尔:我的贝多芬,我的1-1-1
本文插图

贝多芬《致远方的爱人:我坐在山岗上》
伊恩·博斯特里奇演唱
2009年 , 拥有百年历史的德意志唱片公司(DG)破天荒地推出了一个体量达55张CD的录音系列 。 其中攘括了大量历年来DG唱片发行史上的经典 , 许多皆为老烧们津津乐道的留声机百大或三星带花名版 。 出人意料的是 , DG这回一改往日考究的豪气做派 , 舍弃了制作精良的有机玻璃外壳及厚重的片基 , 亦不再附上印制精美的说明图册 , 而是一律采用被美其名曰为“环保装”的廉价纸质包装 。 不过 , 令人匪夷所思的高性价比让所有这一切似乎都值得被原谅——在曾经那个国内正价激光唱片售价高达132元/张的年代 , 55张CD仅售750元 , 堪称白菜价 。
古典音乐从不曾如此便宜 。 一时间普天同庆 , 乐友们奔走相告 。 这一坊间俗称“大包子”的系列 , 迅速卖断了货 。
|献给任何美好的人 | 施纳贝尔:我的贝多芬,我的1-1-1
本文插图

DG毕竟不是搞餐饮的 , 即便堕入风尘亦不能失了风雅 , 大包子系列还是被赋予了一个意味深长的官方名字——111 。
1822年 , 52岁的贝多芬完成了他最后一支钢琴奏鸣曲 , 编号正是OP.111 。 这是一支古典主义时代的挽歌 , 一种强烈独白式的内省气质取代了英雄主义 , 在音乐中浮现 。 至此 , 乐圣穷极了他能用经典奏鸣曲式所能讲的一切 。 他将手稿寄给了出版商 , 然后附上了一句:你可以将它提献给任何美好的人(出版商随后将OP.111提献给了贝多芬的赞助人鲁道夫大公) 。
不久后 , 一个在艺术中强调普世精神的时代便黯然落幕 , 代表个人意志崛起的浪漫主义时代拉开了序幕 。
|献给任何美好的人 | 施纳贝尔:我的贝多芬,我的1-1-1
本文插图

长江后浪推前浪 , 前浪死在沙滩上 。 在科技推动下 , 人类早已步入互联时代 。 流媒体的兴起及各种蓝牙的普及 , 让我们听音乐的成本甚至低过了小葱价 。 企业利润需要天文数字的销量支撑 , 而非珍贵时光的收藏 。 2009年 , 正值DG成立111周年 , 作为古典唱片届的巨臂 , 公司显然感受到了危机 , 于是精心策划了这次商业上的“止损” , 只不过 , 经典可以打包、复制、贱卖 , 但那些失去的美好时光却已一去不返 , 正如贝多芬在艺术歌曲集《致远方的爱人》中的第一首歌中所唱:
我坐在山岗上 , 遥望蓝天下的小山庄
白云遮断了我们相爱的牧场
高山幽谷将我们阻隔在两地
.......
啊 , 遥远的你看不到我追寻的目光
也听不到我深深的叹息
爱 , 就这么消失在远方
—《致远方的爱人:我坐在山岗上》
睿智如贝多芬也绝不会料到 , 111 , 再次成为数字时代 , 传统音乐消费没落的注脚 。 要 , 要、要 , 经典流行 , 古典浪漫 , 快餐大餐 , 我们都要 。 问题是 , 你真的消化得了这么大的包子吗?19世纪以演奏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成名的奥地利钢琴大师阿图尔·施纳贝尔(Artur Schnabel)曾在一次演讲中说:一件音乐作品的深奥之处是客观存在的 , 有音乐鉴赏力的人都可以体会到它 , 但是走在同一条小道上的两个漫步者 , 不一定都能看到路边的花 。
爱 , 或许就这么消失在远方 。
有人需要盘活死去的资产 , 有人需要寻找消失的美好 , 但更多的人在等待下载最时尚的新音乐 。 它们适合你的肠胃 , 容易消化 , 快速满足 , 一点也不深奥 。 在这个大数字的时代 , DG的111大包子的超值对很多人并没有太多意义 。 但我相信 , 它是留给那些真正可以发现美好的人们的珍贵礼物 , 它是路边留给那些漫步时光的旅行者的心灵甘泉 。
|献给任何美好的人 | 施纳贝尔:我的贝多芬,我的1-1-1
本文插图

贝多芬 《C小调第32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 , OP.111
阿图尔·施纳贝尔演奏
施纳贝尔在钢琴边
1927年 , 年轻的施纳贝尔在柏林贝多芬一百周年纪念活动中 , 演奏了贝多芬全部32支钢琴奏鸣曲 , 震惊了乐坛 。 在他的时代 , 听音乐是要去音乐会上的 , 录音技术也才刚起步 。 不过 , 在柏林演出3年后 , 英国HMV唱片公司(后来合并进了EMI百代)找到阿图尔·施纳贝尔 , 完成了全部32支奏鸣曲的录音 。
在众多贝多芬奏鸣曲的录音中 , 施纳贝尔的版本大约是最特立独行的版本之一 , 他的演奏也是最不符合当代学院钢琴要求的反面教材 。 但它依然是美的 , C小调第32号钢琴奏鸣曲 , OP.111 , 在他的指尖下充满了钢的力量 , 花的芬芳 , 水的柔情和鸟的自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