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种族收养:一个非洲人收养美国白人男孩的故事
安东尼和彼得在他们北卡罗莱纳州的家门外 。跨种族助养或收养儿童的故事 , 绝大部分都是白人家庭收养所谓的“BAME”(Black, Asian and minority ethnic , 黑人、亚洲人和少数族裔)儿童 。 但是 , 在美国收养白人儿童的“BAME”家庭向BBC表示 , 他们为此曾面对过怀疑和查问 。 最初来自乌干达的彼得接受了BBC采访人员梅格·莫汉(Megha Mohan)的访问 , 谈论他在美国收养和助养白人儿童的经历 。“有个黑人男子在绑架一个白人小孩”七岁的约翰尼(Johnny)快要发怒了 。 他醒来的时候就有点闷闷不乐 , 然后一天下来他的情绪越发不好 。 现在 , 在美国北卡罗莱纳州夏洛特市的餐厅用餐时 , 彼得能够看到 , 约翰尼正在儿童玩乐区跟另一个小孩争执 。 他必须赶快行动 , 在他的养子大发雷霆之前将他从餐厅带走 。 彼得用手抱起男孩 , 很快地付了账单 。在他抱着约翰尼上自己的车时 , 孩子在他怀抱里激动地挣扎 , 彼得将他放下 , 腾出手来开车门时 , 他仍然不依不饶 。一名女士皱着眉头走近他们 。“这孩子的母亲呢?”她问 。“我是他父亲 , ”彼得说 。该名女士后退了一步 , 站在彼得的车子前面 。 她向下看了看他的车牌 , 将手机拿了出来 。“你好 , 警察 , 麻烦你 , ”她冷静地对着电话另一端说 , “嘿 , 这里一名黑人男子 , 我想他可能在绑架一个白人小孩 。 ”约翰尼突然间不动了 , 抬头看着彼得 。 彼得用手搂着他的养子 。 “没事的 , ”他对小男孩说 。通往美国之路
彼得在乌干达的卡巴莱 , 他在这所房子里长大 。在旅游网站“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上 , 烟尘滚滚的卡巴莱被形容为“大多数人会匆匆路过又尽快离开的那种地方” 。 在乌干达境内 , 靠近卢旺达和民主刚果的边境 , 这座城市是附近一系列著名国家公园之间的交通中转站 。对于彼得来说 , 家乡仍然承载着他的一些痛苦记忆 。他成长的环境很困苦 。 小时候 , 他一家八口就睡在一个两卧室小屋的硬地板上 。“当时没有太多可寄望的事 。 我们有饭吃的时候 , 就是土豆和汤 , ”他说 , “如果运气好的话 , 就会有豆子 。 ”暴力和酗酒是彼得生活中每天面对的日常 。 他会跑到就住在几米之外的阿姨家里 , 去逃离 。“一方面是有一个大家族在那里 , 而且我学会了 , 要养大一个孩子 , 要一整村一起才能做到 , ”他说 , “但是当时确实一片混乱 。 ”10岁时 , 彼得决定 , 他宁可流浪也不要和家人生活在一起 。 他拿着当时能拿到了所有零钱 , 跑到了当地一个巴士站 。“哪一辆车是走得最远的?”他问当时在巴士站等车的一位女士 。 她指向一辆巴士 , 虽然彼得看不懂指示牌 , 但是他上了车 。 它是开向400公里之外的乌干达首都坎帕拉 。经过差不多一整天的车程 , 彼得一下车 , 就走到街边的市场摊档前 , 一个个地问店主 , 他能不能在这里工作——做任何工作 , 来换吃的 。
雅各·马西科(右)将彼得从街头解救出来 , 给他受教育的机会 。之后两年 , 彼得都流落街头 。 他和其他流浪的男孩成了朋友 , 大家一起分享挣来的钱和食物 。 彼得说 , 他学到了一种无价的生存技能:认识到他人善意 。其中一个好心人就是雅各·马西科(Jacques Masiko) , 他当时每周来市场买一次东西 , 而且会在离开之前给彼得买一顿热饭吃 。大概一年之后 , 马西科问彼得 , 他想不想受教育 。 彼得说想 , 于是马西科就安排他入读当地一家学校 。在六个月之后 , 看着彼得的课业一直很好 , 马西科的一家人终于请彼得来和他们一起住 。雅各·马西科对待彼得就像对待家里的其他成员一样 。 彼得则以在学校的好成绩作为回报 , 并最终得到美国大学的奖学金 。20年之后 , 彼得已经40出头 , 并且很快乐地在美国定居下来 。 他在为一家非政府组织(NGO)工作 , 该机构将捐款者带到乌干达 , 帮助当地得不到充分照顾的社群 。 就是在一次这样的旅程当中 , 他认识了一个白人家庭 , 以及他们收养的女儿 。彼得意识到 , 美国有些小孩也和乌干达的小孩一样需要一个新家 。 他回到北卡罗莱纳州之后 , 就去了当地一个助养机构 , 表示自己想要给他们做义工 。“你有想要成为一名助养者吗?”那家寄养机构办公室里的女士在记下他的信息时这样问他 。“但我是单身 , ”彼得说 。“又怎样?”她回答说 , “在这里有很多男孩要寻求一个男性的榜样 , 这些人想要在人生里有一个父亲的角色 。 ”当时在北卡罗莱纳 , 只有另外一名单身男子登记成为了一名寄养家长 。在填表时 , 彼得是假设自己会自动被安排助养非裔美国儿童 。 不过 , 震惊他的是 , 第一个被他收养的是一个五岁的白人男孩 。“就是在那个时候 , 我意识到所有的小孩都是需要家的 , 肤色不应该是影响我的因素 , ”彼得说 。“我有两间多出来的卧室 , 而我应该给任何需要的人一个家 。 ”“就像马西科曾经给过我机会那样 , 我想要为另一个小孩这样做 。 ”安东尼在三年的时间里 , 彼得曾经接收过九个孩子在他家寄养几个月 , 用他的家作为这些孩子回到自己家之前的一个过渡 。 他们中有黑人 , 有西班牙裔也有白人 。“我没有预期的一点是 , 当一个小孩要走的时候 , 我会难过 , ”他语调柔软地说 , “那是你没有办法准备好的 。 ”
推荐阅读
- 金灿荣是一个非常虚假的人
- 纽约1名牌店光天化日遭抢劫 不让抢就是种族歧视
- 十一出游,5岁小男孩发现恐龙足迹,创造一个纪录!
- 萧内网萧山论坛|一个月4场喜酒,同学和朋友在同一天,萧山小伙很为难:有两全其美的方法吗?
- 破烂王|嫌收废品没前途,“破烂王”想了一个“绝招”,却留下一生污点
- 2019没有一个省区市财政有盈余怎么办?
- 川普公开炮轰詹皇:他就是一个仇恨者
- 观察|十一出游,5岁小男孩发现恐龙足迹,创造一个纪录!
- 犯罪|巧!同一个地点,俩陈姓“黑校车”驾驶员同时被查
- 起底冬虫夏草:一个“中国式”大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