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姐|【深度】在印度的中国手机“杂牌军”:今年肯定亏啦,但也见怪不怪
_原题为 【深度】在印度的中国手机“杂牌军”:今年肯定亏啦 , 但也见怪不怪
富士康在印度生产高端手机 , 零件却来自广东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unsplash
采访人员 | 伍洋宇在印度首都新德里郊外的工业区 , 坐落着一个有400来号工人、占地约3000平米的工厂 , 过去主要生产着手机、耳机、充电器等电子产品 。
编辑 | 文姝琪
1
工厂里有六条生产线和三条打包线 , 直到五月中旬复工以前 , 它们整整静默了两个月 。 平常的日子里 , 这些流水线一天最多能组装一万台手机 。
其中 , 有约80%是为印度本土手机厂商代工 , 例如Lava和Micromax , 主打400元至500元价位的中低端智能机;其余是自有品牌 , 均为百元上下的“杂牌”功能机 。
“今年肯定是亏啦 。 ”广东人陈姐是它的一位中国老板 。 仅以代工而言 , 工厂基本每个月都有50万~60万台的订单 , 今年的数字“直接砍半” 。
从2007年就看上了印度手机市场机会的陈姐 , 经历了从国内工厂把手机导入印度市场 , 以及在印度本地建厂组装手机的两个阶段 。 她入行的十三年 , 也是在印中国手机商人的故事缩影 。
只不过 , 外界普遍对故事的后半段更熟悉 。 金立、华为、小米、OV等国产品牌陆续打入印度市场 , 并于大浪淘沙后 , 各自确立在印度市场的地位 。
2020年初 , 新冠疫情大爆发 , 印度自三月起采取封锁令 , 并多次严格化和予以延期;6月底 , 中印边境摩擦的背景下 , 印度政府发布针对中国APP的禁令 , 信号直观传递到了国民;还有一系列政策都纷纷显示 , 印度似乎已不再是当初的淘金之地 。
2020两大坎
今年4月下旬 , 印度疫情的拐点迟迟未出现 , 但为了尽快提振经济 , 印度政府不得不在封锁期间开始逐渐放开农业、制造业、工程建设等行业 。
据报道 , 5月中旬时几家中资企业称复工率都在20%左右 , 当地主管部门从防疫角度表示最多让产能恢复到33% 。
但这个限制显然很难恪守 。 根据政策 , 陈姐的工厂于5月中旬陆续复工 , 四个月过去工人到岗约50% , 总体产能已恢复至70%-80% 。 界面新闻采访人员从另一位接近手机行业人士得知 , 他所了解的复工水平也在三分之二左右 。
“他们(印度)那边其实管控非常差 , 但我们还是要靠经济生存的 。 ”陈姐解释说 , “工人们大部分都是小时工 , 临时工不做就没有收入 , 没有收入就养活不了家 。 ”
另外 , 与国内疫情严重时期状况相似 , 印度物流水平也大幅下滑 , “今年的物流运行很不通畅 , 以前一票货两天就到 , 现在可能20天才能到 。 ”
在印度从事手机行业的中国商人 , 今年主要经历了两个重大节点:一个是疫情、一个是禁令 , 两者从不同维度对其造成影响 。 疫情的影响更广泛、长期和根本 , 包括但不限于产能和物流 , 禁令的影响虽然不直接 , 但背后代表的政治因素不确定性更高 。
6月29日 , 印度政府宣布禁用包括TikTok、微信、QQ、新浪微博在内的59款来自中国的手机App , 随后又两次颁布类似禁令 , 至此印度政府已禁用224款中国App 。
在陈姐看来 , 无论是功能机还是智能机 , App的批量下架都对其生产和销量没有直接影响 , 但对其生意往来产生了间接影响 。
疫情封锁期间 , 陈姐的客户本就“没一个过得来的” , 所有交流均从线下转到线上 , 而微信等社交App的禁用使其被迫只能使用邮件 , 大大提高了沟通成本 。 据她称 , 确定一个样品的时间周期从5天变成了10天 , 直接翻了两倍 。
当然 , 拖沓只是降低了沟通效率 , 问题的根本还是线上沟通本身带给电子产业从业者的信任障碍 。 “他们看不到机器 , 我们又寄不出去样机 , 很多东西都是通过视频和邮件去看 , 所以对产品也不是特别有信心 。 ”陈姐说 , 客户会想 , “你给我的是不是如你所说的产品?”
老客户会继续给予信任 , 但关系还不稳定的客户就会出于谨慎而放弃他们 。 陈姐估计 , 这部分人占到了百分之三十到四十 。 而代工生意在过去每个月都稳定有五六十万台的订单 , 今年已经“直接砍半” 。
不过陈姐内心清楚 , 问题不都在客户身上 , 工厂产能和供应链跟不上造成的缺货才是“原罪” 。
据澎湃新闻报道 , 从6月22日起 , 印度清奈港停止对所有来自中国货物的清关工作 , 对所有来自中国货物100%实施检查 。 后于7月1日起 , 陆续对中国滞留货物进行清关工作 。
陈姐的工厂以组装工作为主 , 除了屏幕和芯片大部分从中国台湾和韩国进口 , 其余零组件均来自大陆珠三角地区 。 在国际物流效率已经大幅降低的情况下 , 上述政策也放慢了其他原材料的补充速度 , 工厂的接单和交付能力都受到了影响 , 而清关之后材料陆续到厂 , 产能跟物流还是无法给予配合 。
“坦诚来说 , 品牌砍单还是有很多因素是我们造成的 , 主要就是缺屏导致的缺货 。 ”陈姐说 , “第二个就是印度的购买力其实现在还是属于保守状态 , 很多人手上的钱现在不会随便花 。 ”
推荐阅读
- 武装分子|印控克什米尔发生交火 2名武装分子身亡
- 10月|印度发生5.1级地震,震源深度40千米
- 病例|印度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接近700万例
- Hawaz|回想起自己在英国留学时和印度男生吃饭的一段经历
- 拖拉机|印度疫情太惨,感染虽超660万,大量农民仍开拖拉机上街反莫迪
- 深度文娱|从传统美感到流行节拍,纪录片《与古为友》集结年轻力再破题
- 10月|巴布亚新几内亚发生6.3级地震 震源深度100千米
- 老年行业 趋势分析 旅游 老年旅游|深度:老年旅游消费强劲复苏,公司逆势扩张的创新秘诀·房车游/会员制/田园旅居
- TL-Verilog|一个印度本科生的RISC-V项目,感觉不输我们!
- 朝阳群众|小丑才是心理学大师,深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