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道伟艺术中心|贾平凹: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一场“暂坐”

翻越秦岭 , 走出涡镇 , 他到了古都西京 。
从莽莽苍苍的秦岭 , 回到熙熙攘攘的西京 , 从《山本》中战火硝烟的涡镇 , 返回人来人往的茶庄 。
《暂坐》是贾平凹的第十八部长篇小说 , 刊发于《当代》杂志2020年第三期 , 也是1993年出版的《废都》之后的第二部都市题材的长篇小说 。 他在乡村题材上长期深耕与丰厚积累 , 这次小说题材上的迁徙 , 又一次直面现代城市生活:以悲悯仁厚的目光注视着身旁人来人往的西京古城 , 以生动细致的笔触勾勒着人物悲欢离合的命运轨迹 。
岑道伟艺术中心|贾平凹: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一场“暂坐”
文章图片
既是具体的人的故事 , 又是这个时代这个社会的故事
王雪瑛:你在后记中说 , “整整写了2年 , 以往的书稿多是写两遍 , 它写了四遍 。 ”请说说这部长篇的创作情况 , 曾经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做过重要修改吗?
贾平凹:《废都》之后 , 其实还有关于城市题材的长篇小说 , 如《白夜》《高兴》 , 只是那些作品主要写了农民工进城后的生活 。 《暂坐》在题材上 , 所谓迁徙是没有多大障碍 , 因为我在城里生活了近50年 , 一切都是熟悉的 , 之所以写得慢 , 一直在纠结着怎么写 , 那么多的人物 , 没有什么大情节 , 没有什么传奇故事 , 怎么个视点 , 从哪里切入 , 如何结构?写了四遍 , 前两遍都觉得不对 , 作废了 , 写作是越写越惊恐 , 来不得一点敷衍呀 。 总得有自己新的思索 , 新的写法呀 。
王雪瑛:《山本》的结构方式很独特 , 全书不分章节 , 不设标题 , 仅以空行表示叙事的节奏 , 内容的转换;《暂坐》与《山本》全然不同 , 结构布局别开生面:每小节都以人物和空间来命名 , 空间对于塑造女性人物群像 , 呈现城市日常生活重要 , 对小说的结构重要吗?
贾平凹:《暂坐》里分节 , 每节以人物和地点命名 , 这是结构需要 , 因为没有大情节 , 那些日常生活的叙写仅有些线索 , 再者这么散开写可以充盈弥漫我还要表现的东西 , 比如雾霾 , 比如所有的市井现象 , 因为那群女子只能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 , 追求故事为什么发生?从而表达人类生存的困境 , 并更好地探讨复杂的人性 , 还有小说并不是仅仅写写故事 , 也不是只有批判的元素 , 而应有生活的智和慧 , 这样分节容易表现 。
岑道伟艺术中心|贾平凹: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一场“暂坐”
文章图片
王雪瑛:在写作《山本》的时候 , 你曾经说过 , 面临的问题是这些庞杂的素材如何进入小说 , 历史又怎样成为文学 , 那么在写作《暂坐》的时候 , 你面临的是如何呈现如此切近的现实?
贾平凹:写作并不是逮着什么写什么 , 我在城市生活了近50年 , 阅了那么多人和事 , 但在这些人和事里发现了什么 , 这些发现又都是我自己的而不是别人的 , 这是最重要的 , 也是写作冲动的原因 。 《暂坐》里的那些女子是有原型的 , 我和那些原型常在一起 , 她们是一群别样的女子 , 过着别一样的日子 。 面对着她们那些日常生活 , 有一日忽然觉得有意味 , 这意味与这个时代、这个社会有关 , 一下子有了写作欲望 。 写作欲望一产生 , 那么多的素材就全来了 。
王雪瑛:西京城的暂坐茶庄 , 是小说人物活动与情节展开的主要场景 , 也成为小说命名为《暂坐》最直接的解释 , 但“暂坐”分明蕴含着更多的人生内涵……请说说“暂坐”的丰富意蕴 。 还有小说中描写的雾霾 , 既是写实的 , 漂浮在她们生活周围 , 也是隐喻的 , 点染在小说结构中 , 冯迎扑朔迷离的离世 , 陆以可父亲奇异的出现 , 这是延展小说在现实与超现实之间的开阔空间?
贾平凹:人生就是“暂坐”呀 , 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是“暂坐”呀 。 小说要表现的是社会 , 是人活着的意义 , 这群女子又是如何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 , 她们在经济独立后 , 怎样追求自在、潇洒、时尚和文艺范 , 又怎样的艰辛、迷惘、无奈、堕落 。 其中冯迎的线索 , 陆以可父亲的线索 , “活佛”的线索等等 , 甚或一开场茶庄二楼上的壁画都是以此而设置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