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跳下楼的孩子,不只是被母亲扇了耳光

前天 , 武汉 , 那个跳楼的孩子 , 不只是被母亲扇了耳光 。他站在楼道里 , 母亲过来 , 二话不说先是一耳光 , 他下意识地侧脸抬手挡了挡 。之后母亲说了几句 , 他站正了 , 放下手不挡了 , 大概是不被允许反抗了?母亲第二个耳光结结实实地打中了脸 。然后是被母亲掐脖子和戳额头 。 掐脖子十二秒 , 母亲单手掐的 , 重心前倾 , 期间孩子的脖子应该很痛 , 呼吸应该很困难 。然后母亲还朝左比划了一个手势 。 我没看懂什么意思 。动作暴力是这样了 。 语言暴力我想象不出来 。母亲走后 , 到他跳下楼前 , 他原地呆了三分钟 。 是谁让他原地罚站的 , 还是他自己站在原地的?我不知道 。呆到半分钟时低下头 。呆到二分钟时 , 回头看了看护栏外 。又过了一分钟 , 他低头呆了几秒钟 , 然后转身翻上了护栏 。所以是扇耳光、掐、戳、骂、冷置一堆事加起来 , 才激发了这一跳 。至于他先前在家里遭受过怎样的对待 , 我也不知道 。当然咯 , 这种时候 , 总有人说辞一堆堆的:比如“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孩子太脆弱了”、“家长管教孩子有什么不对”、“自己的孩子打打怎么了” , 诸如此类 。全都是陈谷子烂芝麻的老套路 。大概我们这里的习惯是:家庭内部再闹 , 也普遍是个劝 。 “清官难断家务事!”大概许多人默认了这个规则:关起门来 , 家里拳头最大的人 , 就有权随意处置自家人?自家孩子怎么都得受着?大概在畸形传统里生活久了 , 就觉得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了吧 。1987年 , 有个电视剧叫《好爸爸坏爸爸》 , 描述了一个性格偏急的上海爸爸:做饭洗衣很积极 , 但急起来也打儿子 。 主题曲歌词原文有如下句子:“哪个爸爸不骂人 , 哪个孩子不挨打?打是亲来骂是爱 , 还是那个好爸爸!”我自己从小没被打过 , 当时看这歌唱得振振有词 , 都愣住了 。考虑到上海向来得风气之先 , 这剧里父亲还是个正面形象 , 却依然宣扬爸爸打骂孩子 , “打是亲骂是爱”是合理的 。大概这种“只要是为了你好 , 怎么都是合理的” , 就是长一辈父母的普遍心理?这里面多少掺杂着一些丛林法则 , 一点父权色彩:男性必须阳刚 , 必须接受一定程度的压迫和体罚 , 才能够自立 。 甚至是一个电视剧塑造的理想好爸爸 , 依然如此认为 。细想来 , 是挺吓人的 。本来时代随时在变迁 , 没什么事是理所当然的 。 生活方式一切都在变 。诡异的是 , 每当提到家庭亲子关系 , 就总有许多人强调:还是要按传统观念来 。为什么一切都在变 , 只有亲子教育能豁免呢?还是可以关起门来按中世纪那套来?是因为亲子教育极其特殊?特殊到可以超越时代了?21世纪了还要按中世纪的做法来?还是因为在亲子教育里 , 强势的一方 , 不肯放弃这点可以为所欲为的权限?当然有人会说 , “光是说说孩子不听啊 , 只能打”——嗯 , 如果这样了 , 是不是考虑 , 不是孩子的问题 , 而是父母自身的问题呢?任何孩子出生都是一张白纸 , 长成什么样 , 不都是父母影响的?如果做不好父母 , 或者没有准备好做父母 , 或者觉得自己还没能力做好父母 , 有没有考虑过 , 可以先不要孩子呢?哦不 , 社会和家庭 , 尤其是父母要求必须有个孩子 , 急匆匆地要了孩子 , 然而缺乏父母应有的情绪控制能力 , 于是试图靠暴力解决问题——这样真的好吗?自己是家庭压力的受害者 , 却还要将这种模式延续到下一代吗?许多父母没把孩子当人 , 觉得孩子不记事 。 其实孩子什么都记得 , 不一定宣之于口罢了 。许多父母在生活里磨得皮糙肉厚 , 觉得孩子怎么摔打都无所谓 , 却没意识到孩子的世界很简单:就是父母与学校 。一旦在此陷于绝望 , 那就什么都没了 。卡夫卡的小说《判决》里 , 格奥尔格顶撞了父亲一句 , 父亲大怒 , 判决儿子投河淹死 。儿子于是向河边跑去 , 抓住桥上的栏杆 , 松手让自己落下水去 。卡夫卡自己被父亲压迫时 , 多少次想象过类似的场景?不知道 。我听过一种借口:父母都是第一次当父母 , 没经验——但父母大多当过人 , 有基本的社会经验吧?孩子 , 却真是第一次当孩子 , 第一次当人 。孩子在成为孩子之前 , 首先是个人 , 得把他当个人看 。我觉得 , 这是绝大多数父母没意识到 , 或根本不愿意识到的一点 。张佳玮写字的地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