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怪异美学”( 二 )
唐玄宗时期的 女性形象中唐时期, 一种名为“ 堕马髻 ”的发型开始流行 , 原本结于头顶的团状发髻偏向一侧微微垂下 , 呈似堕非堕之状 。
《挥扇仕女图卷》中梳堕马髻的女子本来这小小“堕马髻” , 垂在一侧也无妨 , 谁知俞到中唐后期 , 髻越“堕”越严重 , 直到整个头都像被安在一个肿胀的大馒头中 , 其形态远远超过了正常人能够接受的审美范畴 。唐张氏女 《梦王尚书口授吟》 中“ 鬟书闹扫学宫妆 ”一句 , 将这种浮夸的发型指为“闹扫” 。
微微一笑很像鬼......图片来自微博用户@止語庭除还记得前面的啼眉妆吗?再看看现如今的“闹扫”发型 , 两者搭配在一起 , 简直闹心 。 元稹终于按捺不住了 , 在 《叙 诗寄乐 天书》 中愤然道:“ 近世妇女晕淡眉目 , 绾约头发 , 衣服修广之度及匹配色泽 , 尤剧怪艳。 ”最后四个字 , 妥妥道出了作者的心声 。然而写了诗 , 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 女子们追求潮流的势头依旧不减 。 于是 , 他只好放低姿态 , 又暗自作了一首 《有所教》 以示告诫:莫画长眉画短眉 , 斜红伤竖莫伤垂 。人人总解争时势 , 都大须看各自宜 。这大意就是说:“姑奶奶们啊 , 求求你们别折腾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了 , 你们想追求潮流 , 也要看适不适合自己啊!”这字里行间的苦口婆心 , 可以说非常诚恳了 。只是 , 被潮流蒙蔽了双眼的女孩儿们真的能听进去吗?高鬟危鬓答案是 , 不能 。 “闹扫”风气过后 ,女子们的“爱美”行为非旦没有适可而止 , 而且变本加厉 。坊间宫廷 又相继出现了许多奇装异服 。比如 , 用极为奢侈的金碧珠宝点缀而成的“ 百不知 ”头饰 , 它由唐代的“插梳”传统发展而来 , 直至演变成“ 满头行小梳 ”的风尚 。
古画中的“插”梳女子比如 , 相较“啼眉妆”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血晕妆 ” , 剃去眉毛 , 在眼睛上下画出三四道红紫色长橫 , 如凝滞的淤血一般 。
唐代“血晕妆”再比如能戳死人的“ 锥髻 ” , 盘发于头顶结成高髻 , 直插云霄 。
梳着高髻的女子们然而 , 这些时尚统统都没有中唐晚期出现的“ 高鬟危鬓 ”来得诡异 。 西安韩家湾唐墓出土的壁画 , 生动地还原了当时女性的仪容仪态 。 而最夺人眼球的 , 要数她们“前无古人 , 后无来者”的发髻 。
唐 陕西西安韩家湾唐墓壁画唐代诗人段成式所作的 《戏高侍御》 戏笑当时的女性:“ 自等腰身尺六长 , 两重危鬓尽钗长 ” 。 其中的“危鬓” , 就是指此等炫目的发型——高大的鬟髻以簪钗挑起 , 直竖头顶 , 鬓发分成两重 , 用长簪长钗在脸畔撑开 。大概是为了配合这种新式的爆款发型 , 一种浓黑的 八字眉妆 开始风靡 , 一时之间 , 女子们“新妆抛旧样 , 争画黑烟眉 。 ”
妆面有了 , 服饰也必须跟上 , 大袖宽达三、四尺的 绞缬团花大袖襦 、 纹绫曳地长裙 出现在女性们的身上 。远远看去 , 仿佛是斥巨资打造的“重金属女团” , 下一秒 , 就要脱口而出一段引爆全场的rap 。禁令自盛唐而起 , 至中唐愈演愈烈的“怪异时尚” , 到这里真的应该消停消停了 。忍无可忍的 唐文宗 在太和二年颁布禁令:“ 应诸道进奉内库 , 四节及降诞进奉金花银器并纂组文缬杂物 , 并折充铤银及绫绢 ” , 禁止皇室采用奢华的面料制衣 。 接着 , 又将此制度推及官员与贵戚 。就是自家的女儿 , 文宗也不放过 , 他煞有介事遣内官到公主府上 , 挨个宣旨:“ 今后每遇对日 , 不得广插钗梳 ” 。
许是摸清了皇帝的心思 , 没过几年 , 相关部门制定的一系列针对女性时尚的规范条例 , 就在全国上下实行:“大和六年(832)右仆射王涯准敕详度诸司制度条件等礼部式:……妇人制裙不得阔五幅已上 , 裙条曳地不得长三寸 , 襦袖等不得广一尺五寸已上 。妇人高髻险妆 , 去眉开额 , 甚乖风俗 , 颇坏常仪 , 费用金银 , 过为首饰 , 并请禁断 , 共妆梳钗篦等 , 伏请勒依贞元中旧制 , 仍请敕下后 , 诸司及州府榜示 , 限一月内改革 。又吴越之间 , 织造高头草履 , 纤如绫谷 , 前代所无 , 费日害功 , 颇为奢巧 , 伏请委所在长吏当日切加禁绝 。 其诸彩帛缦或高头履 , 及平头小花草履 , 既任依旧 , 余请依所司条流 , 准仪制令 。 ”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八•准敕详度诸司制度条件奏》、《册府元龟·立制度》)然而 , 君王的一已所倡导 , 终究抵不过全国上下的共同向往 。 晚唐壁画中出现的大量 广插钗梳 、 大袖长裙 的形象 , 依旧透露着女子们对于往日潮流的念念不忘 。
推荐阅读
- 宁夏军阀马鸿逵在山东泰安考古挖唐朝国宝
- 程朱理学是对儒家文化篡改,唐朝儒家文化发扬光大
- 唐朝真的如我们所幻想那么强大吗?
- 中国背景《刺客信条》的想象,唐朝一直呼声很高
- 请不要再污蔑写下「锄禾日当午」的那个唐朝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