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军阀马鸿逵在山东泰安考古挖唐朝国宝

86年前 , 蒿里山曾挖出一束白玉片 , 记载了千年前唐玄宗封禅泰山的历史故事2017-06-22 17:02作为帝王之山的泰山自古以来就吸引了一代代帝王前来封禅祭天都留下了或多或少的痕迹………………关于帝王封禅历史上流传着诸多故事更有扑朔迷离的公案传奇86年前的战乱之时蒿里山就曾挖出一束白玉片玉片上的文字记载了千年前唐玄宗封禅泰山的历史故事宁夏军阀马鸿逵在山东泰安考古挖唐朝国宝
(玉册 。周郢提供)军阀混战促封禅珍宝重现世间周郢介绍,1930年七、八月 , 中原大战中的泰安战役在泰山脚下发生 , 最终马鸿逵指挥的隶属于蒋介石的中央“讨逆军”第十五路军 , 攻城成功 , 全歼了守城的晋绥军 。 “这场‘洒向人间都是怨’的军阀混战 , 却促成了一套古代泰山封禅珍宝的重现于世 。 在战役结束之后 , 马鸿逵决定在泰山上修一座阵亡烈士纪念碑 , 同时修建一座烈士祠 , 以此来表彰攻城陷阵将士的功勋 。 当时马鸿逵看上了泰山以南的蒿里山 , 决定把烈士祠和烈士碑建在蒿里山的山顶 。 ”宁夏军阀马鸿逵在山东泰安考古挖唐朝国宝
(蒿里山 。资料图 周郢提供)周郢告诉采访人员 , 在修建烈士祠和纪念碑的过程中 , 工地上发生了一场“灵异”事件 。 1931年5月6日的上午 , 官兵们在施工现场发现了“五色土” , 随后又在土中挖出了各种金器、玉器 , 挖到十尺之深的时候 , 发现了一个巨大的石板 , 在石板下方的窖穴里找到一个巨大的石箱 , 石箱吊出地面打开后 , 里面发现了一个非常沉重的金盒 , 金盒里还藏着一个白玉盒 , 上面雕琢着精细的龙纹 。宁夏军阀马鸿逵在山东泰安考古挖唐朝国宝
(马鸿逵 。资料图)据介绍 , 马鸿逵得到消息后 , 在密室中监督打开了玉盒 , 玉盒之中器物 , 用一束黄缎包裹着 , 当马鸿逵展开黄缎时 , 一阵风过 , 手中的黄缎竟然变成灰 。 但缎子下的器物却完好无损 , 只见十五块长条白玉片卷成一束 , 每片之间 , 用金丝连缀 。 每条玉片上 , 依稀刻着一行神秘的文字 。 “马鸿逵当时派人以采办军服为名 , 赶赴北平 , 密请一位古董商来泰安为他鉴宝 。 古董商辨识这束玉片是古代帝王用以祭祀的御用祭器 , 其规制是用玉条刻上祭祀文词 , 再用金丝联缀成册 , 其名称为玉册 , 传世极少 。 ”周郢说 , 古董商打开玉片 , 开头三个字“维开元”跃入他的眼中 , 往下看还有两个楷书小子“隆基” , “开元”是大唐的年号 , 隆基是大唐玄宗皇帝李隆基的名字 , 古董商辨认出玉片是大唐皇帝唐玄宗的封禅玉册 。公开牒文 唐玄宗登封泰山为苍生祈福唐玄宗是何时来泰山封禅的呢?周郢告诉采访人员 , 开元十三年(725年) , 唐玄宗带领大臣来到了泰山举行封禅大典 。 “唐玄宗的这次封禅规模之大 , 气势之宏 , 完全可以说是超秦越汉 , 盛况空前 。 唐玄宗的东封之行 , 有十几万禁军随驾护卫 。 还有众多外国使节和王族前来祝贺 , 不仅有大食、日本、新罗、靺鞨的侍子与使节 , 还有各大部落的酋长 , 浩浩荡荡 , 蔚为壮观 , 使泰山封禅不仅是国家大祭 ,也成为一场外交盛会 。 ”宁夏军阀马鸿逵在山东泰安考古挖唐朝国宝
(唐玄宗 。资料图)周郢介绍 , 因为在古人心目中 , 玉是通灵之物 , 是能沟通天、地、人三界之灵物 , 所以在封禅大典中 , 帝王向天、地呈报的文书都是镌刻在玉片之上 。 这其中镌刻在大片玉版之上的 , 称作“玉牒” , 而 镌 之 长 条 玉 片 者,叫 作 “ 玉简” , 而玉简需要多条才够用 , 其间便用金丝联缀起来 , 如同竹简一般 , 称作“玉册” 。 这些玉牒、玉册要分别装置金盒、玉盒之中 , 称作“金箧”或“玉匮” , 然后再放置于大石櫃 。 举行封禅大礼时 , 由“将作监”领工徒分别埋于封坛或禅坛之内 。宁夏军阀马鸿逵在山东泰安考古挖唐朝国宝
(玉册拓片 。周郢提供)“唐玄宗准备向天、地呈报祭祀文书时 , 发现前代帝王的玉册文书 , 竟然没有一件有全文流传 。 他就问侍臣贺知章 , 贺知章告诉他说 , 封禅玉牒是皇帝同神明沟通之物 。 帝王‘或祷年算 , 或求神仙’ , 十分隐密 , 因此外人都难以窥知 。 唐玄宗听了后 , 感慨地说:“朕这次封禅 , 惟一的愿望便是为苍生祈福 , 此外绝无个人欲求 。 朕的玉册文是可以公诸天下的 。 ” 之后 , 唐玄宗亲笔御制了玉册文 , 并向朝野作了公示 。 ”周郢说 。 唐玄宗把玉册文公示天下 , 后来文书传到了日本 , 公元787年 , 日本桓武天皇的告天祭文 , 就模仿了唐玄宗玉册文 。 周郢说:“册文拟后 , 唐玄宗命人分别制成玉册 。 祭天一份 , 在举行封禅礼的时候埋在封坛之下 。 接着在11月11日 , 唐玄宗来到社首山 (也就是蒿里山) 举行禅地大典 , 同时埋下这份禅地玉册 。 谁知就是这份玉册 , 在其封埋千余年后 , 竟出现在马家军的施工中 , 由此引发出喧嚣一时的民国玉册公案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