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当县官能挣多少钱?有人三年赚六十万两银子

按语:在明朝当官的敢这样 , 早就被告到朝廷和皇帝那里 , 剥皮刑法等着他呢 。 标题:在清朝当一名县官能挣多少钱?有人三年赚了六十万银子2018-09-01 23:44:42 27最爱大胖清朝时期 , 普通老百姓想当官 , 无外乎有两条路走 。一是寒窗苦读 , 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 , 拿到敲开官场大门的敲门砖 。 这是绝大多数读书人的选择 。 然而 , 这是一条艰难的道路 。 左宗棠多厉害的人?三次参加会试都名落孙山 。 洪秀全多厉害的人?四次参加童生试都落榜 , 到头来连秀才都没考上 。二是花钱买官做 , 即捐官 。 读书是需要一定的天分 。 对于那些既没有读书天分、又想为人民服务的人来说 , 捐官是一条不错的道路 。 只要你舍得花钱 , 官府的大门 , 随时向你敞开着 。清朝当县官能挣多少钱?有人三年赚六十万两银子
说起来 , 清朝捐官制度 , 还是跟明朝学的 。 想当年 , 清朝兴起于关外的白山黑水之间 , 并没有花钱买官做的概念 。 1644年 , 清朝入关后 , 本着“拿来主义”的精神 , 对明朝的政治制度进行了“照搬照抄” , 包括这捐官制度 。实事求是地说 , 清朝最初实行捐官制度的主要目的 , 还并非借机敛财 。 清朝初期 , 参加科举考试的知识分子寥寥无几 , 绝大多数士民隐藏在民间 。 这对于清朝来说 , 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 为此 , 朝廷要打通科举考试之外的第二条道路 , 将更多的精英力量纳入政权 , 消除隐患 。雍正皇帝的说法很有代表性:“反不若授职富人 , 藉以牵制科甲 , 庶台先圣立贤用人无方之意 。 ”在雍正皇帝看来 , 通过科举考试步入官场的人 , 容易染上徇私结党的恶习 , 干扰朝政 , 不如保持捐官渠道 , 对科举考试形成一种牵制 , 这也符合先贤用人无方的本意 。的确 , 清朝历史上不乏正直善良之人 , 通过捐官进入官场 , 作出一番为民为国事业的例子 。清朝当县官能挣多少钱?有人三年赚六十万两银子
——1717年 , 一个叫李卫的江苏富商子弟捐了一个员外郎官职 。 不久 , 李卫以兵部员外郎的身份进入朝廷 , 后升迁为户部郎中 。 李卫精明能干、为官清廉、不畏权贵 , 在担任户部郎中时 , 哪怕面对亲王时也敢于坚持原则 。 雍正皇帝很欣赏他这一点 , 将他大力提拔 。 到1727年时 , 李卫已官至浙江总督 , 成为封疆大吏 。 及至后来 , 连秀才都不是的李卫 , 又历任兵部尚书、署理刑部尚书、直隶总督等职 , 在朝廷里风光无两 。——1846年 , 湖南益阳人胡林翼花了1万两银子 , 捐了一个四品知府 。 胡林翼没有选择富裕的地方任职 , 而是去了偏僻贫穷的贵州 。 胡林翼觉得:我花钱买官就已经够耻辱了 , 怎么还有脸选一个富裕的地方搜刮民财呢?胡林翼去了贵州后 , 在基层历练8年之久 。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 , 胡林翼率部进入湖北 , 在与太平军作战中大放光彩 , 被实授湖北巡抚 , 并赏戴一品顶戴 。 胡林翼花了1万银子捐官 最终成了与曾国藩、左宗棠等人齐名的中兴名臣之一 。然而 , 在庞大杂乱的捐官队伍里 , 像李卫、胡林翼这样一心为国为民的人 , 实属凤毛麟角 。 绝大多数人捐官 , 是为了满足他们心中的贪欲 。 而且 , 买官是要花一大笔钱 , 而清朝官员的俸禄又比较低 , 光靠俸禄 , 是绝无可能拿回捐官的本钱 。 怎么办呢?唯一的办法就是利用职权贪污受贿、搜刮民财 。清朝当县官能挣多少钱?有人三年赚六十万两银子
在清朝 , 捐款不便宜 。 如前面所说的胡林翼 , 花了1万两银子才捐了一个四品知府 。 按照当时的市场行情 , 买一个知县(县官)至少要4600两银子 。 这是一笔巨款 , 许多人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 。根据《清俾类钞》记载 , 一个浙江山阴县老百姓蒋渊如 , 做梦都想买一个知县当 , 可他家里实在太穷 , 倾家荡产也拿不出4600两银子 。 一天 , 蒋渊如灵机一动 , 为何不多找几个人 , 凑一笔钱买个知县当?于是 , 蒋渊如找来好朋友唐文卿等4 人 。 他们凑了一笔钱 , 终于买了一个知县 。 按照事前的约定 , 出钱最多的蒋渊如担任知县 , 出钱第二多的唐文卿做刑名师爷 , 其他人则分别担任不同职务 。当了官后 , 他们这5人“舞文弄法 , 狼狈为奸 , 辇部民之金以入邑廨者岁可以二十余万” , 一番狠刮猛捞 , 每年都能赚到20多万两银子 。 3年后 , 由于搜刮得过于凶残 , 吃相太难看 , 蒋渊如等人遭到检举揭发 , 全部被革除职务 。但有什么关系呢?他们5个人在3年内总共搜刮了60多万两银子 , 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了、满载而归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