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正在发生的惊天巨变,何尝不是中国之变?( 二 )

黄土高原正在发生的惊天巨变,何尝不是中国之变?
遗憾的是 , 镇原县是庆阳唯一未脱贫的贫困县 , 也是甘肃8个没“摘帽”的贫困县之一 。镇原穷 , 主要是为历史还债 。 全县户籍人口近53万 , 有70%的人口居住在沟、湾、梁、峁、掌等立地条件差、基础设施滞后、产业基础薄弱的地域 , 就地脱贫难度很大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中描述过黄土高原上人们的生存场景 。 “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皱褶中 , 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 。 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 , 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 , 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 。 荒原上的河流——生命的常青藤 。 有的村庄实在没办法 , 就被挤在了干山上;村民们常年累月用牲口到沟道里驮水吃 , 要么 , 就只能吃天上降落的雨水了 。 在那些远离交通线的深山老沟里 , 人们谈论山外的事 , 就如同山外的人议论国外的事一样新鲜 。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的人们 , 如果不走出来 , 又有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 , 摆脱贫困的难度可想而知 。三天时间里 , 我们驱车数百里 , 打量丈量着这块满是沟沟壑壑的黄土地 。九月的黄土高原上 , 主色调是绿色 , 快成熟的玉米和万寿菊的黄色点缀着原野山坡 , 不知名的野花星星点点地洒落在林间草地上 , 偶尔有鸟儿从地里突然飞起 , 灿烂的阳光透过纯净的空气 , 照亮了大地 。 一些陡坡上无法生长树和草 , 裸露出的黄土 , 才把人们拉回这是黄土高原的现实 。如果不是历史欠债太多 , 镇原县不至于这么穷 。在很多平坦的土地上 , 庄稼长势很好 。 黄土高原的气候和土壤都极有利于种植苹果 , 我经常在公路两边看到红彤彤的苹果挂满枝头 。 镇原处于世界苹果优生带的核心区 , 海拔更高 , 光照强 , 温差大 , 苹果品质更优 。去年 , 镇原全县年产15.6万吨苹果 , 产值7.3亿元 。 我在果园边问了果农 , 这里的“蜜脆”苹果 , 在地头买 , 只要两三块一斤 , 而运到大城市 , 起码要十块钱一斤 。 在一处苹果园里 , 我从树上摘下一个红苹果 , 咬一口 , 汁液四溅 , 久违的苹果香味入口入心 。 苏东坡说 , 日啖荔枝三百颗 , 不辞长作岭南人 。 水果里 , 我最爱苹果 , 有那么一瞬间 , 我想 , 如果能经常吃到这么好吃的苹果 , 长作镇原人也是蛮好的 。黄土高原正在发生的惊天巨变,何尝不是中国之变?
除了苹果等水果 , 鸡、牛、中药材也是镇原的农业支柱产业 。在我看来 , 镇原县还有一大优势 , 就是旅游资源基本没开发 。 秦长城遗址、北石窟驿、古丝道遗址、镇原县博物馆 , 都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位于武沟乡孟庄村的战国秦长城遗址 , 历经两千多年 , 仍如长蛇般蜿蜒向远方 。 遗址上 , 长满荒草 。 如果不是一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 , 估计没几人知道脚下曾是让匈奴人畏手畏脚的秦长城 。 走在遗址故道上 , 脚下的每一步 , 激起的似乎都是历史的尘埃 。黄土高原正在发生的惊天巨变,何尝不是中国之变?
黄土高原正在发生的惊天巨变,何尝不是中国之变?
从庆阳市北石窟寺往西南方1.5公里蒲河东岸鹿山脚下 , 有一条从北石窟寺到董志塬山顶延伸的一段丝绸之路千年古道 , 当地人叫石道坡 。我问当地人 , 为何古代商人不走平地 , 而走如此崎岖难行的山道?得到的答案是 , 走这条路 , 可以少走约两百公里 。这条石道开凿在红色的砂石崖上 , 靠近崖边凿留有低矮的护墙 。 石道中间部位 , 有独轮车辙碾过留下的数十公分深沟 。 石道在上山的第一个弯道 , 因为更大的作用力 , 留下了两条更深的弧形车辙 , 有人称为"历史的转折点" 。201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河南洛阳崤山至陕西函谷关的崤函古道 , 是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项目中唯一一段道路遗存 , 古代约500华里 , 现在仅剩230米、车辙印长7.5米 。 甘肃北石窟寺文物保护研究所研究称 , 庆阳北石窟寺通到董志塬边的这段萧关丝绸之路古道总长3180米 , 车辙印长84米 , 是我国已知的丝绸之路古道保存最长、最完整的一段 。黄土高原正在发生的惊天巨变,何尝不是中国之变?
最让我惊奇的是 , 一个小小的镇原县竟然有自己的博物馆 , 而且馆内一级文物众多 , 最珍贵的是秦二十六年铜诏版 。1976年4月1日 , 镇原县城关镇富坪村一村民建宅取土时发现了一块刻有文字的铜板 , 打算作为废铜烂铁卖掉 。 在废品收购站 , 恰好一个文化人路过 , 发现铜板不同寻常 , 于是花了八毛钱买下来 , 随后作为文物上交国家 。秦二十六年铜诏版长10.8厘米 , 宽6.8厘米 , 厚0.3厘米 , 重150克 。 其上阴刻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统一度量衡的诏书:“廿六年 , 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 , 黔首大安 , 立号为皇帝 , 乃诏臣相状、绾 , 法度量则不壹歉(嫌)疑者 , 皆明壹之” 。 五行四十字 , 秦篆 , 青铜铸造 , 字迹清晰 , 线条纤细 , 弥足珍贵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