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同样遭遇诸王叛乱,为何汉朝平定后是大治,西晋平定后却更乱?

历史上的朝代 , 由于皇权不稳 , 常常会爆发诸王叛乱也就是由藩王发起的内部斗争 。然而 , 同样是有名的藩王内部的斗争 , 汉朝时期的吴楚七国之乱的后果可比西晋八王之乱要好得多 , 七国之乱后 , 汉朝依旧迎来了汉武盛世 , 对北方一直蠢蠢欲动的匈奴给予了致命打击 , 缔造了一个盛汉传说 。
可是八王之乱后 , 紧接着的却是五胡接连南下 , 十六国并立 , 晋朝衣冠南渡 , 整个北方地区陷入一片战火之中 , 直到隋朝一统南北才得以终结这持续了近四百年的乱世 , 为什么会有这样截然不同的情况?或许我们可以从当时的社会环境得到答案 。
汉朝和晋朝在经过战乱后的结局不同 , 其持续时间是一个关键
刘邦建立西汉后 , 实行了郡县和分封并举的两种制度 , 在除了了七大异姓诸侯王后 , 刘邦并没有选择秦始皇那样全面推行郡县制 , 毕竟秦朝之亡就在眼前 , 虽然和郡县制没什么关系 , 可能规避的还是规避的好一些 , 所以刘邦继续大肆分封九大同姓诸侯王 , 都是刘邦的亲戚:
以海内初定 , 子弟少 , 激秦孤立而亡藩辅 , 故大封同姓 , 以镇天下 。
同样的晋朝也是一样 , 司马炎有感于曹魏没立藩王 , 还不断地压制他们的发展空间 , 导致最后司马专权的时候 , 无一个曹氏宗亲能够出来拨乱的缘故 , 于是在继位之处就大封诸王 , 用以作为晋朝的屏障:
于是分王子弟 , 列建功臣 , 锡之山川 , 誓以带砺 。
可不论是刘邦还是司马炎 , 在面对分封的问题上 , 也难保刹不住车 , 造成“分封太滥”的结果:
1. 刘邦所分的诸王 , 早期实力并不算强大 , 像地盘最大的齐王刘肥 , 其属国齐国坐拥七十余城 , 为诸侯之冠 , 但齐国的实际权力 , 却是掌握在中央所委派的国相曹参手中;
2. 晋朝也是一样的 , 为了限制藩王的权限 , 实力最大的诸侯手里可动用军队不过五千 , 而且把诸侯分封全部打散 , 仅司马炎统一之初 , 就一口气封了二十七个诸侯王 , 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了诸侯向中央发难的可行性;
3. 可是当时的汉庭百废待兴 , 于是开始实行“无为而治”的黄老政策 , 对地方诸侯王的发展不加干涉 , 如此一来势必导致诸侯王的坐大 , 而在晋朝 , 司马炎晚年昏庸贪色 , 对地方藩王也采取了不管不顾的方针 , 任凭他们和士族联姻 , 扩充军队等 。
到最后 , 汉景帝因削藩缘故 , 晋庭因贾南风干政缘故 , 各自发生了动摇国本的叛乱 , 但不同的是:吴楚七国之乱仅仅维持了三个月就覆灭了 , 汉朝国本虽动 , 但还不至于伤筋动骨 , 后续还能继续发展 。
楚汉|同样遭遇诸王叛乱,为何汉朝平定后是大治,西晋平定后却更乱?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可晋朝八王之乱却足足维持了十六年 , 整个晋朝都陷入了战火之中 , 农业荒废、经济破坏 , 战乱已经使得整个晋朝伤到了根本 , 等到战火终于平息了 , 晋庭对各地的控制力早已大幅度减弱 , 不说要对付北方的匈奴 , 光是平定四川的李雄等流民势力 , 晋庭都已经应接不暇了 。
虽然都是诸王叛乱 , 可七国之乱是有其必然性的 , 而八王之乱却是突发性 , 这造成了朝廷对平乱的应对不一样
对其七国之乱的爆发 , 其实早在刘邦时期就预见到了 , 刘邦就曾经在和首恶吴王刘濞的交谈中 , 要他好好地守住东南 , 以防备楚国后代势力的死灰复燃 , 为国效力 , 不要造反 。
当时的刘濞是“濞顿首曰:‘不敢 。’” , 而到了吕后当政时期 , 鉴于藩王势力过强 , 于是就开始收拢诸侯的权力了 。
1. 吕后是以外戚干政的 , 所以她最怕的就是这些刘氏子孙起来反对 , 于是在诸侯王中 , 吕后挑选了势力最强、地盘最大 , 但同时性格也相对比较软弱的齐王刘肥动刀 , 在汉惠帝元年就从刘肥的四郡之地中割除城阳郡 , 赐予亲生女儿鲁元公主 , 缩减了刘肥的力量 , 之后吕后干政 , 再割济南郡和琅琊郡给吕家和刘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