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米格-15: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鹰( 三 )


实弹打飞机的相关试验证明了“口径是硬道理” 。7.62毫米口径的枪弹只能在飞机上击穿一个小圆洞 , 而20毫米口径炮弹击中飞机铝合金结构后 , 可产生直径0.4米的洞 , 30毫米口径的炮弹可将战机机体打出一个直径1-1.5米的大洞 。
面对美国战略威慑 , 苏联空军提出米格-15的主要对手还有美军B-29之类的战略轰炸机 。考虑到炮弹威力太小则无法击落大型轰炸机 , 所以米格-15最终采用了航炮设计 , 其火力由1门37毫米口径的航炮和2门23毫米口径的航炮组成 。
37毫米口径航炮每分钟可发射弹药400发 , 炮口初速度为690米/秒 , 装弹40发;23毫米口径航炮每分钟能发射弹药550发 , 炮口初速度990米/秒 , 每门炮装弹各80发 , 共160发 。37毫米口径的航炮原为机载反坦克武器 , 威力之大可想而知 , 一般只需要命中1-2发就可以击毁F-86 。
F-86则主要用于空战、拦截与轰炸 , 它设想的对手不是大型轰炸机而是小型歼击机 , 所以它追求火力密集度 , 只装备了6挺12.7毫米口径的航空机枪 , 每分钟发射子弹1250发 , 初速870米/秒 , 各装弹300发 , 共1800发 。
这种12.7毫米口径的航空机枪 , 在F-80上装备了2挺 , 在F-84上装备了4挺 。虽然它在理论上甚至能够对地面装甲车造成伤害 , 但在实战中 , 面对以坚固耐用著称的米格-15 , 它的毁伤效果差强人意 。米格-15曾经创下中几十发12.7毫米口径枪弹而安全返航的纪录 , 被称为“空中坦克” 。
正是这种设计理念上的差异 , 使米格-15可对F-80、F-84和F-86发起致命打击 。
1951年12月15日 , 大队长王海带3名飞行员在清川江附近与敌12架F-84遭遇 , 王海果断发出作战命令 。僚机焦景文不顾美机扫射 , 在长机王海身后紧紧掩护 。王海把飞机拉起来后 , 忽然看见僚机中弹 , 迅速扑到僚机上方 , 拉上翻下 , 连续6次进攻 , 把一架美机打得凌空爆炸 。
综上所述 , 尽管武器装备对空战胜负有一定的影响 , 但战斗精神、战术的运用等人的因素才是决定性因素 。志愿军空军发扬“空中拼刺刀”的战斗精神 , 面对强敌敢于亮剑 , 彰显了我人民空军将士的血性虎气 , 立起了人民空军不辱使命、敢打必胜的形象 。
抗美援朝|米格-15:抗美援朝战场上的鹰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兵器馆里 , 陈列着一架编号为079的银灰色战鹰 , 它就是著名战斗英雄王海驾驶过的米格-15歼击机 。
供图:张 昭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