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汉人“蒙古化”过程探析( 二 )
08而类似于张拔都留备宿卫而赐名拔都 , 其子张忙古歹亦有蒙名忙古歹;石天麟留宿卫 , 又赐名蒙古台;贾昔刺“典司御膳” , 赐名昔刺;常某袭父职掌蒙哥汗御膳内宰 , 得蒙古名兀迩笃 。 许国祯子许良侍世祖藩邸 , 赐名忽鲁火孙;刘敏子刘世济充怯薛必阁赤 , 赐名散祝台 , 这些人就是充任贵族宿卫者改用蒙古名字 。刘敏幼为蒙古军掳掠 , 赐名玉出干(意为幼小) , 张惠幼年,“被俘至杭海” , 赐名兀鲁忽讷特;郝和尚九岁被乞忒郡王掠 , 得名拔都 , 其第四子亦用蒙古名扎刺不花 , 这些人就属于是被掳掠的汉人幼童改的蒙古名字 。 这些人主要是被蒙古统治者赐名的 , 这也是蒙古统治者在客观上促使了一些汉人的蒙古化进程 。09同时还有另一种改蒙古名的现象 , 就是一些身份地位较为低下的汉人冒充蒙古人 , 混入蒙古统治者的政府麾下 , 得到一些官职 , 因为蒙古人相较于汉人是比较容易得官的 。而由于高层汉人地主豪绅以使用蒙古名字为荣 , 也使得这一风俗向下层普通汉民推广 , 普通汉民为追求时髦 , 也以取蒙古名字为荣 。 在蒙古文化的影响下 , 汉人大多起双名 , 一为汉名一为蒙古名 , 而这一时期 , 汉人学习的蒙古语言文化和取蒙古名字 , 和所得官职大小是成正比的 , 所以许多在仕途上有所造诣的汉人 , 同时也是学习蒙古文化的佼佼者 , 这也就导致了许多汉人士绅和汉民蒙古化 。
10而在取名上没有单一取蒙古名而是同时取汉名和蒙古名 , 也说明了汉人在对蒙古文化中不仅兼收并蓄 , 同时也对吸收蒙古文化有一定保留 。蒙古文化对于元朝汉人来说除了是文明交流影响 , 也作为元朝汉人晋升官职的阶梯 , 所以蒙古语言文字很受中上层汉人士绅推崇 , 同时这也作为一种风尚传播到了下层社会 , 成为了一个全民都或多或少有所“蒙古化”的社会发展情况 。
推荐阅读
- 蒙古灭西夏?不是只有汉人懂鹤蚌相争渔翁得利
- 清代有易服剃发,蒙元对汉人有类似的命令吗
- 千万级豪宅首现“全面屏”,万达造梦武汉人居
- 清朝军事技术的落后是因为太过防备压制汉人?
- 美国华裔实在太老实了,被歧视是必然的
- 你知道现在的武汉人基本都是来自哪里的吗
- 一两个奸臣,屠杀汉人,害死文天祥:后代不得当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