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明|最美科技工作者|“国家队”总设计师何晓明与中国军工的二十年( 二 )


这二十年走得辛苦 , 何晓明每年至少三分之一的工作日都在全国各地出差 , “部门更是连最后过年的时候人都聚不齐” , 他已经适应了这样的工作生活 。项目最紧急的时候 , 周期三五年的项目压缩到一年完成 , 何晓明和他的伙伴在所里立下了军令状 , “就别提什么996、711了” , 项目结束的最后三个月每天都要工作12点 。
压力最大时候往往是项目的最后关头和装备交付后的初期 。“项目的周期较长 , 比如几年几年 , 碰到关键技术毕竟团队在一起做“ 。显然是回忆起了那种熟悉的压力 , 何晓明讲述起来也带着一些紧张 , “最后真正在外场试飞和交付部队之前 , 总是我们会担心我们的装备能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效能” 。
交付之后 , 还不能放轻松 , “真正的在交付部队起 , 才真正的是算是它(研发的装备)生命一个开始” , 他进一步解释“它刚开始用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 我们要去答疑要去培训” , “如果对方觉得有各种各样问题不如想象中那么好 , 对我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
何晓明缓解压力的方式很“学者” , “就给自己留点空白时间 , 我去做其他不相关的项目” , 也会了解国际国内发展前沿的事物 , 比如读一些人工智能、大数据的书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放松的过程 , 何晓明似乎一直这样 , 内心强大 , 平静温和 , 是团队的“定海神针” 。
从模块负责人到总设计师 , 何晓明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 , 完成一个又一个国防重点项目 。从"瓦良格"号到辽宁舰、山东舰 , 我国的军工产业也走出了高峡深谷 , 放眼一马平川 。“以前我们做一个型号可能要七八年甚至十年 , 现在我们两三年就能出一个比较复杂的型号” , 他也自豪的评价我国军工产业的发展 , “我们起步是相对于晚一些 , (但)我们的进展是比较迅速” 。
“很幸运“ , 没有人离职的“神仙“团队
严谨沉稳的何总设计师讲起自己的团队来音调难得的飘高了几分 , 这个跟随他多年的团队目前已有20多人 , 平均年龄30岁左右 , 最小的是90后 。在他带领团队期间 , 没有一个人离职 , 何晓明觉得很“幸运” 。
“我们所里和高校氛围可能是差不多 , 大家平时交流都比较亲和愉快” , 团队里对他的称呼五花八门 , “何总”“老何”“晓明” , 他都愉快的接受 。何晓明告诉采访人员 , 虽然大家是不同年龄段的 , “兴趣、爱好可能是有点不一样” , 但大家“互相之间能够很好的融合 , 互相接受 , 能够兼容” 。说起自己总有些“词穷”的何晓明 , 提起团队来 , 话明显变多了 , “就是不会把它(年龄)作为一种代沟 , 而是把它互补的” , “我觉得年轻人他的视角有的时候对我们来说其实也是一个借鉴” 。
带年轻的团队可不能只有气氛好 , 何晓明在团队当中总是身先士卒 。他解释说 , “所里把那么重要项目 , 那么好团队交给你 , 你是有责任把这个团队带好 , 把项目完成好 。尤其团队比较年轻嘛 , 自己要起到示范作用 , 要去把团队的心要稳定好” , 有时候要“ 带头承担起这些更困难的任务” 。而团队里的年轻人也确实能够被他的感召力和榜样所打动 。
外场试飞原来是团队的“痛点” 。新项目的外场试飞试验往往充满了未知和风险 , 许多试验人员在4000米高空极度缺氧环境下 , 常常出现严重的晕机现象 , 头晕目眩 , 呕吐到无法正常工作 , 甚至还经历过飞机失控姿态急剧变化的生死考验 。
【何晓明|最美科技工作者|“国家队”总设计师何晓明与中国军工的二十年】为了让大家克服心理障碍 , 何晓明多次带头在飞行任务单上签字 , 身临险境而不退缩 , 甚至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 。时间久了 , 项目组的同志们在他的带领下渐渐“习惯”了这种工作环境 , 嬉笑的调侃道“有他的地方我们都不怕” 。
何晓明的确有这样的气质 , 尽管他总是觉得自己是“普通的” 。提到他被授予的“最美科技工作者”的称号 , 何晓明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着说 , “其实我自己感觉‘最美科技工作者’颁给我有点‘名不副实’” , 他解释说 , “全国做这个行当的人很多 , 也有很多前辈在这个专业做了几十年 , 就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