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式脂肪酸|卫健委的10个“减油”建议 这个最关键!( 二 )


每天摄入反式脂肪超过2克的人 , 在中国几乎没几个 , 如果真有 , 他应该担心的不是反式脂肪而是脂肪摄入严重超量的问题 。
7
少吃油炸香脆食品和加工的零食 , 如饼干、糕点、薯条、薯片等 。
解读
需要注意的是 , 食品加工和零食不等于不健康 , 不应该污名化 。 比如每日坚果、芝士也是加工食品 , 脂肪含量很高 , 但作为小零食很健康 。 被点名的四种零食未必就不健康 , 没点名的油条、辣条、非油炸的蔬菜脆片脂肪含量也不低 。
少吃是没错 , 但多少算少呢?对于公众而言 , 差不多就是最好别吃的意思 , 但这样的建议并不科学 。 没有垃圾食品 , 只有垃圾膳食 , 因此关键是看总量控制和食物搭配 。 比如我每天中午都是汉堡+薯条+可口可乐(我会让店员换无糖的) , 但每天晚上都会有一个几乎没有油的凉拌菜 , 比如黄瓜、秋葵、木耳、魔芋、芦笋等 , 这不就平衡了嘛 。
同样是汉堡套餐 ,你也有更好的选择 , 比如新奥尔良风味的鸡腿堡相对传统炸鸡汉堡脂肪比较少 。 薯条可以加点钱换蔬菜沙拉或者玉米之类的 , 也能减少很多脂肪摄入 。 可乐虽然跟脂肪无关 , 但也可以换成相对健康一些的无糖可乐或苏打水(很多人都不知道快餐店里有这个选项) 。
8
购买包装食品时阅读营养成分表 , 坚持选择少油食品 。
解读
营养成分表和配料表是解锁食物真相的法宝 , 然而相当多的消费者并不知道如何准确解码里面的信息 。 对于这一条建议 , 我需要提醒大家 , 1)注意营养成分表是按每100克还是按每份计算 , 这个差别很大 。 2)少油的也不一定真的更健康 , 比如脱脂奶和全脂奶 , 实际上后者对于普通人是更好的选择 。 3)单纯排斥脂肪未必更健康 , 比如一些0脂肪产品其实糖很多 , 因此要全面地理解营养成分 , 而不是单纯看某一个指标 。
9
减少在外就餐频次 , 合理点餐 , 避免浪费 。
解读
这一条显然暗示在外就餐(应该包括外卖)不健康 , 或者说不如在家自己做饭健康 。 虽然很多餐馆的菜确实高油高盐 , 但这个说法未免打击面太大 。 而且每年几万亿的餐饮消费对于促进就业和内循环意义重大 , 尤其今年疫情恢复期 , 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国都在吸引人们外出消费 。
对于很多人来说 , 外出就餐主要是为了省事、省时间 , 或者是单位没食堂 , 家庭聚餐、朋友聚会等也是情感交流的需要 。 减少外出就餐实际上存在很多现实困难 。
另一个悖论是 , 在家吃的健康的人 , 在外就餐也不会胡吃海塞 。 在外面吃的油腻的人 , 在家也未必吃得多健康 。 相对健康的餐馆生意就不如重口味的餐馆 , 这是消费者的选择 , 也说明消费者的健康意识才是问题根本 。
当然 , 合理点餐、避免浪费是非常正确的 , 东亚地区食物损失与浪费比重最大的环节就在餐饮 。 尤其是各类宴请 , 通常大家都不好意思打包 , 因此更应该审慎点菜 , 不够再加 。
10
从小培养清淡不油腻的饮食习惯 。
解读
这一条看起来有点空 , 但其实非常重要 , 甚至比前面9条加起来还重要 。 饮食健康的关键在于习惯的培养 , 在于自我控制意识的培养 。 肥胖的基因可以遗传 , 不健康的饮食也可以遗传和传染 , 所以你常常能看到一对胖夫妻带着胖孩子 。 因此这一条建议隐含的信息是 , 家长需要以身作则 , 你不能自己胡吃海塞 , 让孩子清淡饮食 。
文/钟凯
(科信食品与营养信息交流中心主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