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三千烦恼丝的烦恼( 二 )
左: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着衣木俑右:湖北包山楚国墓葬男性武士俑更有意思的还是考古发现的假发实物标本 。 马王堆汉墓的墓主人辛追老太太 , 在下葬时头上仍戴着呈髻状的假发 。 与之相比 , 真发稀疏纤细 , 虽无白发 , 可发色已然偏黄 。 更有意思的是 , 经过血型鉴定 , 考古工作者发现辛追夫人是A型血 , 而这束假发却是AB型血 , 显然是来自别人的长发 。 无独有偶 , 随葬品中还有一个漆奁 , 里面稳妥安放着一束备用假发 , 这就说明了辛追夫人是经常更换假发的 。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假发贰髻与假发《阿房宫赋》中写到 , 秦始皇一统天下以后 , 宫中嫔妃“绿云扰扰 , 梳晓鬟也”的风尚 。 一时之间“鬟晓秦宫 , 竞萦妆之缭绕” , 皆是因为秦始皇好神仙术 , 要求宫中妇女梳神仙髻 。
洛神赋局部 , 女神高髻神仙髻是当时流行的回心髻 , 是椎髻之外的一种新髻式 。 此后 , 汉代妇女的发型获得了空前发展 , 由于编梳方法不同而衍生出各式各样的发髻 , 如步摇髻、堕马髻、缕鹿髻、瑶台髻、迎春髻、垂云髻、盘桓髻、同心髻、三角髻、三鬟髻、双鬟髻等 。 同时 , 假发的运用也极大推动了髻的造型水平 。
古代女子发髻样式“假髻”的说法也就是在汉代流行起来的 , 最初只写作“假结”或者“假紒” 。 《后汉书·舆服志下》载有:“皇后谒庙服……假结 , 步摇 , 簪耳 。 ”这本来是一种在正式场合才佩戴的首饰 , 但是却逐渐风靡开来 。 虽然假髻一般都比较沉重 , 无法时时刻刻都戴着 , 但是上至贵妇小姐 , 下至平家女子 , 都喜欢佩戴 。 即使家境贫寒 , 无力购买的女子 , 也会在出门参加活动时 , 向他人借来假髻 , 跟上潮流 。唐代国力鼎盛 , 社会繁荣 , 文化发达 , 妇女的发型也越梳越高大 。 最典型的例证就是那些俏皮可爱的三彩陶女俑和《簪花仕女图》了 。不过 , 唐朝初期并不十分流行假髻 , 人们仅仅是“摘遗发之美者缕束之 , 杂发中助绾为髻” , 在头发中加些假发略作装饰 。
《簪花仕女图》对假发的不热情只是暂时的 , 《妆台记》记载:“唐武德中 , 宫中杭半翻髻 , 又梳反缩髻、乐游髻 。 ”结果一时上行下效 , 成为风气 。 在唐代 , 假发和髻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 主要以高髻为主 , 同时也继承前代的动态之髻 , 品种更加繁多 , 式样更加新奇 。 高髻中常见的有飞髻、危髻、云髻、螺髻、三角髻、回鹘髻、峨髻等 。 单靠真发很难完成高大浮夸的巍峨造型 , 此时 , 假发的功用就凸显出来了 。 这些高髻必须借助于假发以及金属或木质的假发架 。
电视剧《大明宫词》中的太平公主这种疯狂的高髻竞赛甚至引起了朝野震动 , 唐高祖对于女性喜爱梳高大发髻表示相当疑惑 , 便询问近臣令孤德棻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 。 令孤德棻认为头在身体的最上部 , 以人的身体而言 , 帽子、发髻是最重要也是最醒目的装饰 , 能够显出人的尊贵 。 所以 , 古人将其看得比君主还要重要 。但假发的数量毕竟有限 , 这时木质、纸质或者丝质的假髻也开始成为替代品 , 时人称之为“义髻” 。 后世代指女性的“巾帼”一词 , 原意就是丝织品或发丝制成的貌似发髻的饰物 。唐明皇的宠妃杨玉环就特别喜欢佩戴假髻 。 安史之乱后 , 杨贵妃命丧马嵬坡 , 当时就有童谣唱开:“义髻抛河里 , 黄裙逐水流 。 ”这既是对乱世惨祸的感怀 , 也是对美人命运的唏嘘 。 同时也说明了杨贵妃对假髻的喜爱早已流播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