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八百年:在梦幻与现实交错中寻找世界帝国之都( 二 )
忽必烈1266年 , 忽必烈任命安肃公张柔与行工部尚书段天佑等开始修建两都 , 为迁都燕京做准备 。 这时 , 忽必烈遇到了一个问题:是否要在已遭到严重破坏的金中都城池、宫阙上复建新宫?最终 , 在刘秉忠的建议下 , 忽必烈选择抛弃旧址 , 在原址东北方旷野上重建新城 , 仍称中都 。 整座城市以金代万宁宫(今北海琼华岛)——这是当时保存尚好的金代行宫——为中心 , 形制为三套方城:包括外郭城、皇城和宫城 。 无论是新城城址的择定 , 还是城池、宫阙的规划等 , 都由刘秉忠统领负责 。刘秉忠为何人?有“聪书记”之誉的刘秉忠有多个名字 , 他起先名叫刘侃 , 出家为僧后起名子聪 , 为官后又改名为刘秉忠 。 布衣出仕的刘秉忠堪称忽必烈座下开国定都的第一功臣 , 就连大蒙古国更名为大元 , 也是刘秉忠对忽必烈的奏议 , 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 。在奉忽必烈之命修建了上都城之后 , 刘秉忠在赵秉温、赵铉的协助下 , 对大都进行了全盘设计 , 奠定了北京市最初的城市雏形 。 《元史·刘秉忠传》中曾提到 , “四年(1267年) , 又命秉忠筑中都城 , 始建宗庙宫室 。 八年(1271年) , 奏建国号曰大元 , 而以中都为大都 。 ”传说中 , 刘秉忠“通晓音律 , 精算数 , 善推步 , 仰观占候 , 六壬遁甲 , 《易经》象数 , 邵氏《皇极》之书 , 靡不周知 。 ”这些才干悉数被他运用于大都城的规划和营建之中 。 至元十一年(1274年)正月 , 大都宫阙建成 。 遗憾的是 , 同年八月 , 刘秉忠无疾而终 , 时年五十九岁 , 没能等到这座他担纲总设计师的都城最终筑成 。
元大都布局复原图 。在刘秉忠的规划设计之下 , 大都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座平地创建的街巷制都城 。 作为元代的都城 , 大都只有短短九十几年的历史 , 但时至今日 , 北京城依然可以在一些街巷间看到当年大都的城市格局和风貌 。 尽管这座始建于1267年(至元四年)的都城 , 迄今为止已相隔我们七百五十三年 。大都的设计者当然不只有刘秉忠 。 除他以外 , 张柔、张弘略父子 , 段天佑 , 王庆瑞 , 刘思敬 , 郭守敬 , 杨琼 , 以及也速不花 , 也黑迭儿丁 , 阿尼哥等也参与到了都城设计之中 。从至元四年大都城正式开工筑城 , 到至元二十四年 , 筑城工程全部告成 , 再到至元三十年完成连通大都和通州的通惠河(标志着元大都城的最终建成) , 全部工程历时26年 。 这座亘古空前的都城 , 以积水潭东岸的中心阁为中心点 , 城周总计28600米 。大都城的街道是南北东西走向的干道 , 被划成方整的棋盘形状 , 各条街道宽阔繁华 。 黄文仲在《大都赋》中说 , “华区锦市 , 聚万国之珍异” , “天生地产 , 鬼宝神爱 , 人造物化 , 山奇海怪 , 不求而自至 , 不集而自萃 。 ”而据《析津志》记载 , 元大都有米市、面市、菜市、果市、铁器市、穷汉市等30多种市场 , 集中买卖各种货物 , 城市规模之宏大自不待言 。2大都的中心位于北京西北二环的积水潭 , 旧称海子、玄武池 , 是元大都皇城外北面的一大片水面的总称(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 元代的积水潭和现在的积水潭并不相同 , 包括了北京西城什刹海的前海、后海、西海三块水面) , 它是自元以来流传至今仍在沿用的名字 。 对于大都城来说 , 积水潭的地位非同一般 。 大都城最具特色之处 , 就是以积水潭(海子)为中心布置城市和环太液池布置宫殿 。 显然 , 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 , 从而也使它在中国都城建设史上独具一格而富有魅力 。 对此 ,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勐认为 , 以水的位置和形态决定大都的城市格局和布置 , 很可能反映了游牧民族传统的“逐水草而居”的深层意识和生活上的实际需要 。 《元史·地理志》中记载:“海子在皇城之北、万寿山之阴 , 旧名积水潭 , 聚西北诸泉之水 , 流入都城而汇于此 , 汪洋如海 , 都人因名焉” 。大都有两个供水系统:一是由高梁河、海子、通惠河构成的漕运水系;一是由金水河、太液池构成的宫苑用水系统 。 漕运对于大都城的重要意义无需多言 , 《元史·食货志》记载:“元都于燕 , 去江南极远 , 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江南……而江南之粮分为春夏二运 , 盖至于京师者一岁三百万余石 。 ”由丁超所著的《元代京畿地理》一书中提到 , 元代北京地区的区域与城市人口达到前所未有的数量 。 至元七年(1270年)大都(中都)地区户口共计18.4万余户 , 63.5万余人 , 其中城市人口41.8万人 。 泰定四年(1327年)大都地区人口发展到极致 , 高达43.7万余户 , 208.2万余人 , 其中城市人口95万余人 。 也有研究认为 , 后至元六年(1340年)大都城人口接近百万 。
《元代京畿地理》作者:丁超 主编:尹钧科版本:北京出版社2016年12月拥有百万人口的大都城 , 对粮食以及各类物资的需求无疑非常巨大 。 为了解决粮食问题 , 大都城一方面需要提高本区域粮食产量 , 另一方面则需要依托远途运输 。 但隋唐时期所修建的大运河 , 并不能满足元朝所需 , 以通州为终点 , 也为运输带来了许多不便和浪费 。 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作为刘秉忠的副手及弟子 , 郭守敬在这其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孙勐认为 , 郭守敬在大都营建中的贡献 , 主要表现为主持兴修水利和制造天文仪器 。 孙勐提到 , 郭守敬使用金朝废弃的金口河 , 解决了修建大都所需西山建筑材料的运输问题 , 同时还可以在河水流经之地灌溉农田 。 另外 , 郭守敬引玉泉之水入城 , 注入太液池 , 是为金水河 , 解决了宫苑的用水 。 更为重要的是 ,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 , 在郭守敬主持下 , 从白浮村开凿渠道 , 经瓮山泊(今昆明湖) , 至城内积水潭 , 向东南直达通州 , 与大运河相连接 , 即为通惠河 , 保证了漕运用水的供给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基建考古室副主任张中华 , 曾在2007年4月中旬至2008年5月上旬参与了对万宁桥和地安门东大街之间的北京玉河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工作 。 据张中华介绍 , 在这次考古发掘中 , 清理出了元代通惠河堤岸遗址 , 这一遗址就压于明代南岸之下 , 不可谓不令人慨叹 。
推荐阅读
- 豪车|百年汽车品牌盘点
- 百年老字号全聚德做错了什么?
- 有两百年内力、掌管两大势力的虚竹是人生赢家吗
- 千百年经济总随政治、宗教而起落
- 千百年经济总随政治、宗教而起落,中国止损点?
- 人民铁道网|贵广高铁3分钟能穿越多少个隧道?
- 贵广高铁|贵广高铁3分钟能穿越多少个隧道?坐着“过山车”一起数!
- 京张高铁:中国铁路跨百年,看自强中国
- 故宫特展带你“穿越”紫禁城600年变迁
- 重庆酉阳|重庆酉阳:桃花源里享穿越 粉黛花海醉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