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社交开球网|世乒赛趣事:梁戈亮三斗日本运动员,揭开技术常青小奥秘


说起梁戈亮 , 在乒乓球圈自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梁戈亮老师是“后庄则栋”时代中国乒乓球队中顶梁柱之一 , 连续参加了五届世乒赛 , 每一届都有冠军入账 , 这在中国乒乓球队内部 , 都是极为罕见的现象 。
为什么梁戈亮能达成这样的成就 , 带着这个疑问 , 昨日与梁老师交流片刻 , 终于揭开了谜底 , 甚至附带知晓了世乒赛上的一些趣事 。 大家莫慌 , 且等我一一道来 。
乒乓社交开球网|世乒赛趣事:梁戈亮三斗日本运动员,揭开技术常青小奥秘
本文插图
养成了终生学习的好习惯
梁老师绝对是中国这么多乒乓球世界冠军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 年近70每天还在学习和研究乒乓球的技术和发展 。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 , 都不敢相信 。 五次世乒赛冠军获得者梁戈亮老师 , 居然还在学习乒乓球的新技术 , 掌握乒乓球的发展动向 , 还应用到自己体系中 , 进一步传授给普通乒乓球爱好者 。 这实在是让我油然而生高山仰止的感觉 。
梁老师特意强调 , 当年在国家队 , 自己是什么技术都学 , 看到队友的长处 , 都努力的向他学习 , 消化吸收 。 以至于他参加的每一届世乒赛 , 他都有新东西出来 , 所以才能每一届都能收获冠军 。
1971年第31届世乒赛获男双亚军(与庄则栋合作)、男团冠军 。
1973年第32届世乒赛获混双冠军(与李莉合作)
1975年第33届世乒赛获男团冠军
1977年第34届世乒赛获男双冠军(与李振恃合作)
1979年第35届世乒赛获混双冠军(与葛新爱合作)
乒乓社交开球网|世乒赛趣事:梁戈亮三斗日本运动员,揭开技术常青小奥秘
本文插图
动脑、反应迅速、适应能力极强
梁老师一方面爱学习 , 另一方面他的反应极为迅速 , 而且适应能力极强 。 因为梁老师是削球打法 , 各种旋转了如指掌 , 加上自身极强的反攻能力 , 具备了深厚的乒乓球“内功” 。
在世乒赛上梁老师曾经有一段“神奇的发球”故事 , 这也是他用发球的“招式” , 结合自己的内功 , 打出了几次“抗日”的成功战例 。 在当时还没有要求球板两面的颜色一红一黑 , 都可以黑色或者都是红色 。 所以梁老师利用自己球板的不同性能 , 正面反胶、反面长胶的特点 , 创造出一个倒板发球 , 有时用反胶发球是下旋 , 有时同样的动作用长胶发球 , 成了不转球 。 对面的日本运动员往往看不清是那一面发过来的 , 吃了很大的亏 。
乒乓社交开球网|世乒赛趣事:梁戈亮三斗日本运动员,揭开技术常青小奥秘
本文插图
不过日本运动员也不是善茬 , 个个也是善于研究的主儿 。 有一位日本运动员发现了一个规律 , 即发球声音比较空的 , 是长胶发的 , 即不转;发球声音比较闷的 , 是反胶摩擦球 , 是转的 。 日本人果然还是聪明 , 不过梁戈亮老师反应也是相当迅速 , 发现了对面运动员压根不看自己动作 , 而是竖起耳朵在那听 。 于是梁戈亮老师加了一个跺脚 , 发出一个干扰音 , 一下就破解了对手 。
对了这次会面 , 主要得益于乒乓球器材知名品牌大维的马总 , 正是她想带一些大维的新品长胶给梁老师测试 , 让我有了近距离接触梁老师的机会 。 梁老师测试大维的长胶很严谨 , 不断更替长胶样品的同时 , 他还能准确把握每种长胶的特性 , 迅速调整 , 迅速上手 , 适应能力实在是太强 。 往往几个回合就能知晓这款长胶的特性、回球速度、反旋转的强度 , 及时调整版型和击球方式 。 无论是大维的388D , 还是大维长胶77 , 梁老师都用的出神入化 。 特别是大维新进推出的花梨木底板 , 梁老师在评价较高的同时 , 也提出了自己的修改建议 。 难怪大维的产品做得好 , 马总一方面是科班出身(天津大学化学系) , 另一方面还对产品要求高 , 几乎每一款都要得到世界冠军级别的资深人士认可才推向市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