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1961年中国为何婉拒苏联借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二 )


直到外贸副部长周化民去莫斯科商谈贷款蔗糖的具体事宜 , 才发现事情不对劲 。 回国后 , 立即将此事告知上级 。 总理秘书马列打电话与翻译组重新核对后 , 发现果然是翻译有误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
五十万吨蔗糖此事让整个翻译组成员都非常内疚 , 但此时中国已在国际市场购入粮食 , 损失无法弥补 , 徒说无益了 。
这件大事 , 就因一个翻错了一个字 , 而产生了一场巨大的误会 。 购粮后 , 虽然缓解了一时的粮食紧张 , 但也让中国的经济负担更重了 。 中苏之间的关系改善也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
3.翻译不易 , 需要斟酌
由此可见 , 翻译是件细致活 , 信达雅中信为先 , 其后才是达雅 。 这也就是要求翻译要以准确为基础 。 如果原文指东 , 译文指西 , 如此南辕北辙 , 会更增添交流的阻力 。
翻译出错那么 , 要如何才能做到准确客观地翻译呢?
其一 , 要保证精益求精的原则 。 许多翻译会在日复一日的翻译工作中变得疲惫 , 逐渐疏于一字一词地去细究考量 , 遇见熟悉的词句 , 就想当然地去按照自己的意思去翻译 。
这样一来是丢失了原文的灵魂 。 二来 , 殊不知 , 往往这些熟悉的词句才是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 踏过万水千山 , 却在阴沟里翻了船 , 实在不值当 。
其实 , 翻译工作并不比原作要简单 。 在翻译过程中 , 要有认真的劲头 。 任何一个字都不能放过地去斟酌考量 , 这是一件浩大的工程 。
虽然有时需要紧急处理 , 但也绝不能仓促为之 。 如果在1961年 , 翻译能稍微思量一下“B”的意思 , 也许就能避免这一错误的发生 。
1961年”B“翻译出错其二 , 翻译要会意 。 自不害其宏旨 , 皆可略之耳 。 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对方的文化、传统基础上的 。 在翻译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贴近原文 。 从语气、文体、分寸入手 , 吃透原文意思 , 再进行翻译 。
如果翻译不了解对方的文化 , 或是一知半解 , 即使按照文中语句原样翻译过来 , 也很有可能有歧义 。 因此 , 若是翻译不到位 , 处处都会是陷阱 。
正是这样的误会 , 在后来的谈判中又出现了几次 , 导致后来的中苏关系再无转圜余地 。
1964年 , 中苏边界谈判时 , 中方用了“作茧自缚”、“得陇望蜀”两词 。
苏方听后 , 勃然大怒 , 因为翻译错误 , “作茧自缚”这词让苏方以为中方骂他们是虫子 , 更是让苏方感觉冤屈的是 , 他们认为自己从没对中国的甘肃、四川有觊觎之心 , 又谈何“得陇望蜀”一词 。
上世纪我国粮食面临困境因为这样不到位的翻译 , 令中苏关系在这场谈判后继续恶化 。 究其原因 , 还是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不了解 , 自身都不懂这两个成语的深意 , 只按字面意思浅显翻译导致 。
其三 , 在做到了准确和会意的基础上 , 追求更高的翻译 , 就需要超脱原文 。 不拘泥于原文 , 用别致确切的语言 , 重现原文含义 。 这不仅要求要有很高的外文水平 , 更要有高超的文学素养 。 这也就是为何 , 中国的许多文学大家都有过优秀的翻译作品 。
余光中先生将“In me the tiger sniffs the rose”翻译成“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 此句不仅准确地翻译出了原文的意思 , 又有中文的文学造诣在其中 , 令人拍案叫绝 。
徐志摩将佛罗伦萨翻译为翡冷翠 , 不仅更符合意大利发音 , 而且更加简洁 , 有韵味 。 让中国人读来 , 心生向往 。 类似的例子还有日本品牌资生堂 , 译名取自《易经》中的“至哉坤元 , 万物资生” , 读来令中国客户群体更加亲切 , 在中国市场更有优势 。
中苏关系如今许多机械性的工作都能采用机器来代替 , AI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
网络上也有许多自动翻译软件 。 在使用翻译软件时 , 我们往往会遇见这样的情况 , 翻译出来的每个字都认识 , 但连一起 , 却看不懂全文在说什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