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1961年中国为何婉拒苏联借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翻译|1961年中国为何婉拒苏联借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文章图片
翻译|1961年中国为何婉拒苏联借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文章图片
翻译|1961年中国为何婉拒苏联借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文章图片
翻译|1961年中国为何婉拒苏联借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文章图片
翻译|1961年中国为何婉拒苏联借百万吨粮食?翻译错了一个字

中国婉拒苏联借百万吨粮食天下难事 , 必做于易;天下大事 , 必做于细 。 在工作生活中 , 总会有各种难事、大事 , 热忱之余 , 细致为先 。 在外交上 , 有时 , 翻译的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两国关系的好坏 。
1961年的中国正是困顿之时 , 苏联本欲借百万吨粮食给中国以解燃眉之急 , 却遭到中国婉拒 。 原来只是翻译错了一个字 , 造成了两国误会 。
1.关系缓和 , 主动出借
自1949年建国开始 , 中苏关系进入了蜜月期 , 战后苏联派专家前来 , 帮助中国进行战后建设 。
而到1958年4月 , 赫鲁晓夫提出要在中国建立长波电台 , 以此来重新获得旅顺口的驻军权 。 此项提议 , 被中国拒绝后 , 中苏关系慢慢开始转恶 。
1958年 , 中国军队未经苏联许可 , 炮击金门 , 1959年6月 , 苏联停止对中国核项目的援助 。
中苏两国友人会面随后 , 两国外交事务上摩擦不断 , 直到1960年7月16日 , 苏联召回所有专家 , 单方面和中国解除合约 , 中国国内200多个援助项目被迫中断 。 中苏关系彻底进入交恶期 。
这段时间中国建国后的最困难时期之一 , 遭受了连续自然灾害 , 国内粮食产量急速下降 , 经济形势也急转直下 , 物资紧缺 。 国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还在虎视眈眈 , 苏联又撤出对中国的援助 。
此时 , 苏联方面也有意转圜中苏之间的僵局 , 长时间和美国的冷战 , 让苏联急需一个靠谱的盟友 , 而中国不管是地理优势、军事能力、还有曾经的交情来看都是不二选择 。
于是 , 在1961年 , 苏联主动提出对中国未建成的项目补足设备 , 开始将一线工业设备运送回中国 。 同时苏联和中国的一些经济、科技、技术方面的合作也有部分恢复 。
同年2月27日 , 苏联大使契尔沃年科带来一封赫鲁晓夫给主席的信 。 在信中 , 一向高高在上的苏联 , 主动提出愿意借给中国一百万吨粮食和五十万吨蔗糖 , 以帮助中国度过危机 。
2.一字之差 , 婉拒好意
中国经过一番思量 , 同意了五十万吨蔗糖的帮助 , 却婉拒了一百万吨粮食 。
3月8日 , 总理接见契尔沃年科 , 表示中国还是希望能先动员自己的力量 , 同时打算在国际市场上以延期付款的方式来进口粮食 。 如果国际市场进口粮食发生困难 , 才会考虑苏联的帮助 。
婉拒了一百万吨粮食其实 , 在国际市场上借粮的价格不如直接接受苏联帮助来得划算 。 既然苏联愿意放下架子 , 主动缓和关系 , 为何中国会不同意?
这背后的真正原因 , 竟是翻译错了一个字 。
原来在赫鲁晓夫的信中, 有一个字“B” , 这里是借的意思 。 翻译按照自己的理解 , 将此字直接翻译成了贷款 。 整封信的意思就变成了 , 苏联愿意以贷款形式给中国一万吨粮食和五十万吨蔗糖 。
考虑到当时的国内经济 , 中方领导觉得到时偿还这些粮食和糖会有困难 , 因而拒绝了苏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