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辽宁监狱为了感化日本战犯曾聘营养师给其配餐
我是从下面这篇报道中得知这件事的:标题:《温士英:定格历史的恒久记忆》;转自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报纸《检察日报》2016年7月15日那一期的第05版 , 那一期《检察日报》的电子版的具体网址则是:http://newspaper.jcrb.com/2016/20160715/20160715_001/20160715_001.html编者按:1956年 , 中国(沈阳)法庭共对45名战犯进行审判并判处其八到二十年不等的有期徒刑 , 其余战犯分批次释放回日本 。 至1964年3月 , 被判刑的日本战犯均被分批提前释放 。 在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中 , 一位最高人民检察院特别工作团的职业摄影师 , 记录下了从侦讯到审判的全过程 。
一本《人道的救赎》 , 不仅给历史留下了一幅幅抹杀不了的画面 , 也给温士英留下了一段最为深刻的记忆 。 上图:如今的温士英老人 。
当年的温士英在特别军事法庭外留影 。温士英摄影作品
战犯富永正三改造前后
战犯中岛宗一改造前后
战犯乔本岬改造前后
战犯元山胜美改造前后
日本战犯受到最人道的待遇
战犯审判法庭一角画册已经泛黄 , 薄脆 , 似乎稍不小心就会破碎成纸屑 。这本题名为《人道的救赎》的画册 , 全日文 , 记录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抚顺日本战犯管理所中战犯生活的细节 , 拍摄者温士英 。 温士英87岁 , 身体硬朗 。 就在我们第一次去拜访他 , 在北京和平门前后细瓦胡同转来转去迷失方向的时候 , 我们给温老打电话 , 温老亲自到胡同里去捞我们……温老还捧出几本他个人的旧相册让我们看 , 那是年轻、帅气的温士英 , 在最高检察署——如今的最高人民检察院——东北工作团工作时的留影 。 他是最高检察署东北工作团材料组专职摄影 。 当时 , 中央人民政府拨专款为东北工作团购买了莱卡M3和禄来福莱克斯相机 , 是当时配备最好的拍摄设备 , 主要拍摄战犯头像和卷宗证据 。 温老说:“那时候不比今天 , 照相机用闪光灯泡 , 拍一次损耗一个 , 价格非常昂贵 , 后来才有了可以循环使用的万次闪光灯 。 ”展开画册与相册 , 仿佛回到了默片时代 。 然而 , 在一帧帧照片逐渐展开之际 , 我们能感受到每一幅画面中的风云际会 , 电闪雷鸣 。特殊使命1945年8月 , 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 , 击溃日本关东军 , 并抓捕60多万日本俘虏 。 1949年12月 , 苏联决定将在中国犯有战争罪行的969名日本战犯、伪满战犯移交给中国 , 由中国作为主权国家自行处理 。 1950年7月 , 969名战犯被移交给中国 , 关入抚顺战犯管理所 。 抚顺所后来又收押了4名战犯 , 加上太原关押的136名 , 中国共关押日本战犯1109名 。1954年初 , 从全国各地检察机关、部分公安机关以及其他有关部门抽调的400余名检察员、书记员、预审员、侦查员、翻译 , 集合在北京真武庙 , 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侦查工作训练 。 这就是后来声名显赫的最高检察署“东北工作团”——实际名称为“侦查日本战争犯罪分子工作团” 。温士英出生于绥中 , 1945年因家境贫寒 , 不得不舍弃学业 , 在锦州照相馆学徒 , 此时已经学习了4年的摄影和暗房技术 。 1953年 , 因为他的两位师傅的推荐 , 他得以进入最高检察署东北分署工作 。 他的这两位师傅 , “一位在当时的辽西省公安厅任职 , 一位在锦西市公安局工作” 。 1954年 , 温士英调入最高检察署东北工作团 。 在抚顺战犯管理所 , 他不仅用手里的莱卡相机拍摄了大量的侦讯资料 , 记录了战犯们日常的改造生活 , 而且他也亲身经历和目睹了中国政府在对日本战犯所进行的人道救赎的努力和成效 。在东北工作团训练班上 , 最高检察署副秘书长王桂五作了关于“国际公法与战争犯罪”的专题报告 。 他根据有关国际法的规定 , 以及《日内瓦公约》《海牙公约》《波茨坦公告》等国际公约中关于战争犯罪的规定 , 讲述了关于战争犯罪的构成 , 并且介绍了远东国际法庭对日本甲级战犯的审判情况 , 特别是判处那一批战犯所适用的法律依据 。 其实 , 早在1951年 , 王桂五即主持过对这批战犯的初步调查工作 。 他指出 , 这批战犯在侵华战争中施放毒气、使用细菌武器、虐杀军队官兵、屠杀平民……均已违反国际法的有关规定和有关国际公约 , 因而构成战争罪 。关押战犯的抚顺战犯管理所原来是日伪时期日本人关押日伪违法官吏的地方 , 后改为关押我国东北抗日爱国志士 , 不少抗日爱国将士在这里遭到日本战犯非人折磨 。 为了安置日本战犯 , 相关部门专门提前进行修整 , 安装暖气设备 , 增建礼堂、医院、澡堂、食堂、理发室及部分宿舍等 。 中国(沈阳)审判日本战犯特别军事法庭旧址陈列馆资料显示 , 修缮上述项目共花费366亿东北币 , 合计人民币38万元 。但是 , 东北工作团的条件却异常艰苦 。影像记录1954年3月 , 东北工作团入驻抚顺 。抚顺在1901年就成为中国最著名的“煤都” , 它也是中国最早告别农业社会的地区之一 , 却并没有为东北工作团的几百名工作人员提供取暖上的便利 。 刚到抚顺的那些日子 , 室外最低温度一直在零下28度左右 。 日本战犯管理所在距离抚顺市十华里的抚顺城 , 因而最高检察署工作团的团部 , 也就设在了抚顺城西北一所市行政干部学校旧址中 。 那里可供办公和居住的房子不多 , 工作人员不得不散居在抚顺监狱的一幢宿舍、抚顺市养老院等四五个地方 。 在有火炕的屋子 , 一铺火炕上要挤七八个人 。 刚去的时候 , 大家掌握不好烧火炕的技能 , 开始时火烧得过旺 , 人在炕上就像一张烙饼 , 半夜后 , 火渐渐熄灭 , 又冻得人发抖 , 室内脸盆和茶杯里的水都结了冰 。天气转暖后 , 工作团购置了一批帐篷 , 搭在团部院内 。 于是 , 分散在树下和操场的一顶顶帐篷 , 便成为许多人的宿舍兼办公室 。 这种帐篷 , 烈日下像蒸笼 , 下雨时又从地面四处进水 。 饮食也十分艰苦 。 由于当时东北地区粮食供应有限 , 主食只能供应高粱米和极少量的面粉 , 蔬菜很少 。 绝大多数的工作人员都没有食用高粱米的习惯 , 尤其是许多南方人对这种煮熟后不粘连、硬硬的颗粒 , 吃起来难以下咽 。温士英说:“日本战犯吃饭分为小灶、中灶和大灶 , 无论大灶小灶 , 都比我们伙食好 。 ”战犯管理所专门
推荐阅读
- 音乐|她当年比李谷一还红,今81岁满头白发,鲜为人知!
- 当年日本是如何遭遇美国制裁的?
- 阳光聊汽车|为抢同一男生,辽宁一高校两伙女生斗殴,一人死亡一人被判刑
- 潇湘晨报|辽宁省大连市发布大雾橙色预警2020-10-08
- 旅行情报局|辽宁“最有潜力”的城市,曾为辽西省会盛极一时,未来可期
- 西丰县|辽宁西丰县:织密保障网 用足大数据
- 北坡视角:辽宁两女大学生争抢男友互殴致死
- 平安辽宁|平安团圆抚顺新宾:这里,有一群硬汉!
- 国庆节|2死3伤!辽宁铁岭3车连撞,现场一片狼藉
- 监狱|这笔经济账算得真糊涂!年纪轻轻不学好,3名小伙把自己送进监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