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使出的是“杀手锏”而不是“杀手刀”?( 二 )

为什么使出的是“杀手锏”而不是“杀手刀”?
锏的使用方法在重甲盛行于世的两宋 , 锏虽为副兵器 , 仍有不少武将擅长使用锏 。 《宋史·任福传》记载 , 西夏立国初年 , 在宋夏好水川之战中 , 任福“挥四刃铁简(锏) , 挺身决斗 , 枪中左颊 , 绝其喉而死” 。历史上也有以锏为主武器的人 , 如金代信州守将乌延查剌就使用一对大铁锏 , 在与契丹人的作战中表现突出 , 人称“铁锏万户” 。 这种以锏作战的习惯一直延续到明清之际 , 麻贵、贺世贤、黄得功等将领都擅长用鞭、锏阵战 , 此后 , 使用锏的范围不止局限于军官 , 也出现了规模列装的情况 。 朝鲜人在万历援朝战争中对明军规模化使用鞭、锏有所记录 。 《李朝实录》记载:“明人多一鞭简 , 可于马上释放亦可搁架劈砸 , 该稷山之役 , 盖此之功 。 ”从武将到士卒 , 锏这类钝器对骑兵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对甲胄的攻击 ,能在打击重甲士兵时减少主要武器的损耗度 。 从两宋到明末 , 战争强度不断升级 , 军队的披甲率普遍提高 , 面对精良的甲胄时 , 刀剑总是表现乏力 , 除了锏以外 , 骨朵、铁蒺藜骨朵(狼牙棒)等打击类兵器也因此普及 。 而相比重心在前的骨朵等 , 锏的使用更为灵活 , 携带也更加轻便 , 更适合士兵尤其是骑兵攻守作战 , 正因如此 , 铁锏的使用率先在这一时期达到巅峰 。从现实走入文学 , 锏的技法从身形、步法、兵器、技击、艺术技巧等方面都有所涉猎 , 融为一体 。 技法也变得多种多样:劈、挑、滚、压、搂、旋、撩、刺、崩、扫、滑、粘、脱等 。 身形变化上包括:俯、仰、开、合 , 上下起伏 。 步法又讲究灵活敏捷 , 各类应用融会贯通 。这给了明清时期小说家、艺术家很好的发挥空间 , 于是 , 在各类小说戏曲中 , 用锏者有小说中的辽国兀颜光、“神拳太保”秦琼 , 戏曲中“镇潭洲”中的岳飞、战樊城中的伍子胥、打严嵩“中的常宝童等人 , 他们或者身怀绝技 , 或者肃穆威严 ,久而久之 , 锏在人们心中有了公正、威慑、强大等正面形象 。而锏在使用中又讲究以力制敌 , 若论刚猛强横 , 刀、剑、枪、矛远远不及 , 于是 , 在小说演义和人们的口口相传中 , 代表秦家独门绝技的撒手锏在后来被讹传为杀手锏 , 并赋予了“绝杀”“反杀”的含义 , 也是在情理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