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经济改革史
苏联这个国家自从诞生以来 , 就一直没有解决自己的经济问题 。 无论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也好 , 还是新经济政策也罢 , 亦或是斯大林提出的集体农庄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要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 。 每一任领导上台 , 苏联都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改革 , 不同模式的发展 。 但最终苏联的改革无一成功全部失败 。同时在70年代苏联的两次经济调整给这个国家带来的风险和创伤尤为严重 。 为什么苏联的经济改革时会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 而从来没有成功过?是因为改革触及到利益阶层被迫搁浅这么简单吗?又或是本身并不允许符合自身经济条件的实际改革?
其实这些原因可能都片面 。 作为一种事后诸葛亮的看法 , 我认为苏联的经济调整和改革屡次失败的根本原因 , 是因为不愿意放弃自己的大国强权地位 。 在国家成立之初确实有危机 , 这自然另当别论 。 但国家步入发展常态的时候 , 苏联并没有着手弥补自己的经济体制出现的问题 , 而是一直将经济作为自己称霸世界的工具 。自身的国力在经济方面不可能与西欧以及美国相提并论 , 但是却总要在自身以及其盟国之中过多索取与美国较量的资本 。 当然 , 这也有很多人认为是美国的阴谋 。 抛开这种阴谋论 , 大国之间的国际竞争本就不可能停止 。 恐怕只有失败者才会将自己国家的一切失败归结为敌人 。初期发展没有对错只有生存 , 但之后不能如此!具体说来 , 列宁和斯大林时代 , 苏联拥有自己的生存危机 , 不论是国内也好 , 国外也罢 。 两者对苏联未来发展所提出的种种经济政策和经济模式 , 在一定时间确实见功效 。 一个模式不是没有差错的 , 都是有自己缺陷的 , 更有自己的时代性 。 苏联之后的领导人确实发现了这一问题 , 从赫鲁晓夫开始 , 苏联就一直进行经济改革 , 但是此后30年不见任何效果 。
被迫从政治上寻求突破口 , 这也成为苏联的末日 。 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经济改革拥有明显的反斯大林性质 。 某种程度上却与斯大林十分类似 。 其实到了60年代下半期 , 勃列日涅夫以后苏联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才做出了较为理性的改革 。 确实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 但是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改变 。 而且由于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 , 以后或多或少都会涉及到政治或者与政治直接相关 。 如此僵化顽固的政治体制也自然导致了经济改革的搁浅 。苏联新上台的领导人勃列日涅夫集团提出了农轻重共同发展的经济策略 。 这种策略实施之初和最终的结果差距太大 。 原本已经失调的农轻重比例到最终更为严重 。 经济改革的失败 , 主要是因为苏联依然不愿意在投资政策上倾斜于轻工业和农业 。 很多人表示反对 , 认为苏联出台的很多政策和扶持保证轻工业和农业的优先发展 。
问题在于 , 当时苏联与美国之间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不愿意放弃优先发展重工业 , 苏联认为军事和政治力量落后于美国 。 苏联最终的贯彻以及经济的真正扶持力度依然在重工业上 。 到了这一次经济改革的后期 , 对于轻工业和农业的重视大多停留在口头上和文件上 , 而不见有实际行动 , 或者说实际行动也是为了服务于重工业的发展 。 并没有把农业 , 轻工业体系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单元 , 而是附属于重工业 。由此而造成的结果是农业增产计划落空 。 有一个很形象的比喻 , 苏联的工业消费品所产的原料70%来自于农业 , 但是农业在苏联的计划性生产 , 30年的时间内没有获得长足进步 。自然也有 , 但是相比于重工业的增长以及填补到重工业方面的农业资源不成正比 , 更何况苏联还有人口日益增多的国民需求以及其他天灾人祸 。
此外 , 轻工业也需要农业提供原料 , 但是轻工业所提供的原料大多都服从于重工业的需求 。 真正划拨到轻工业的原料其实并不多 。 在改革初期轻工业的工业机器以及厂房配备都并不太次 , 终究没有足够的原料 , 轻工业不能真正得到生产发展 。在当时的第24大 , 苏联也提出了今后要高速发展重工业的任务 , 认为重工也是保证军队足够数量的人生武器装备 , 国防各工业部门也进一步发展和获得技术设备的支持 。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 很多当初的改革措施都沦为空谈 。60年代的改革 , 苏联的关键期没有挺过去!一个国家的最终崩溃并不会因为一场失败的经济改革而陷入困境 。 在60年代下半期 , 苏联的经济增长率也确实有所回升 , 但是70年代上迅速下降 。 现在原因是什么?可能源自于一项政策 , 一项经济制度的体现滞后性 。 一个国家的经济改革也好 , 经济创新也好 , 还是来自于国外的制裁也好 , 后果并不会立马显现 。
如果没有积极的应对政策 , 那么当问题显现的时候 , 恐怕将是断崖式下跌 。 苏联在70年代遇到的种种经济问题便是最好的证明 。 60年代以及之前苏联重要的是解决自身的食品供需以及农业工业的供给问题 。 当时不需要太好的技术就可以保证一个国家在初步建立工业体系之后 , 社会总需求的供给平衡 。在进入70年代以后 , 二战时期留下来的很多工业技术进入到民用领域 。 在世界范围内做对比 , 不同国家 , 不同工人群体的劳动生产率出现了较大差距 。 在70年代与美国相比 , 苏联的劳动生产水平其实很低 , 经济效果更差 。 这与当时美苏两国的经济总体对比一致 , 也算是一个巧合 。 苏联的经济实力是美国的60% , 而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恰巧也是这一比例 。 更令人惊奇的是 , 苏联国民收入也大致与美国一直在这一比例线上 。
推荐阅读
- 中国经济|在岸人民币节后补涨 中国经济韧性支撑人民币汇率走强
- u型|中国旅游研究院:预计全年旅游经济呈“U型”发展态势
- 大数据辅助政府经济决策大有可为
- 四川省自然资源厅|四川省明确矿业权出让登记权限,推动矿产资源管理改革!
- 不是计划经济不好是没计划好
- 中国经济内虚 北京楼市一叶知秋
- 经济会进入至暗时刻吗?
- 发展经济,军阀冯国璋抽干中南海捉鱼卖鱼
- 十三五|平安中国建设成效显著
- 经济日报|女演员发了条微博,被交警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