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女医生青藏高原义诊摔断腿,打着石膏吸着氧为藏区群众治病( 二 )
此时刚好一位透析患者急需建立血管通路 , 对于一个尿毒症患者来说血管通路就是他的“生命线” , 于是我拄着拐杖走上了手术台 , 手术过程中我吸着氧气 , 强忍着脚部的刺痛 , 汗水湿透了衣服 , 坚持完成了手术 。 当我走下手术台的那一刻 , 脚已经肿得不能移动 , 但想着自己的坚持使患者重获生命通路 , 我很欣慰:一切都是值得的 。
文章插图
在我心中始终牢记着“心有敬畏才能无畏 , 心有敬畏才能有所止” , 入藏以来 , 我感受到了藏族同事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 亲人般的温暖 , 让我没有理由停下脚步 , 于是我仍然坚持完成每天的日常工作 。 有人问我“你为什么会这么认真地做这么多事?”我的回答是“因为这里也是我的故乡啊!”虽然在这里语言是最大的障碍 , 但是当患者康复后 , 真诚地送上最洁白的哈达 , 并说着最朴实的语言“突击切”时 , 那是怎样的感动呀!
文章插图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 新年伊始 ,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 , 广大医护人员本着“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的精神投入到抗疫一线 。 我也听从组织号召 , 放弃休假 , 义无反顾地提前返回山南 , 参与医院及隔离点疫情防控工作 , 顺利完成组织交给的各项任务 。
文章插图
有人说 , 援藏是一段经历 , 援藏是一种精神 , 援藏是一份骄傲 , 对我来说 , 援藏也是一次磨砺 。 这一年的援藏生活将是我终生的财富 , 回想当初的选择 , 我无怨无悔 。 而这云端上的第二故乡 , 将永远刻画在我的心中 。
文章插图
2019年7月 , 根据国家卫健委“组团式”援藏相关文件精神 , 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选派眼科石磊、肾脏内科王丽华、信息中心姜东兴及检验科周明4位同志组成医院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 , 奔赴西藏山南市 , 开始为期一年的援藏任务 。
文章插图
援助期间 , 在海拔高达3700米的山南地区 , 4位队员克服高寒缺氧、身体不适等困难 , 自觉遵守党的纪律 , 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 以“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 全身心投入医疗援助上 。 医疗队不仅通过医疗新技术和新项目推广、专题讲座、临床带教等形式开展“传帮带”工作 , 为西藏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 还多次深入到浪卡子县普玛江唐乡、洛扎县等高海拔边境县、乡义诊、巡诊 , 为农牧民送医送药 。 图为石磊不慎摔倒导致左腿髌骨韧带撕裂 , 打着石膏坚持为患者诊疗 。
文章插图
他们以无私爱心和实际行动 , 促进了山南市人民医院学科建设、医疗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 , 赢得了当地医疗机构和藏民的广泛赞誉 。 8月2日 , 第五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员在圆满完成组织重托的援藏任务后 , 载誉归来 。 图为姜东兴(右中)与山南市人民医院交流信息建设 。
文章插图
自2015年以来 , 安徽作为国家卫健委等部门确定的对口支援西藏省份之一 , 按照“省市联动、结对共建”的原则 , 选派全省综合实力或专科能力最强的8家省属医院和医疗资源较为丰富的5个地市的专业技术人员赴藏支援 。 截至2020年8月 , 中国科大附一院先后选派六批共26名长期队员、两批共14名短期队员赴西藏山南开展援助任务 , 为藏区同胞改善就医环境 , 为促进西藏卫生事业升级发展 , 维护地区民族团结稳定 , 做出了贡献 。 图为周明在当地参与开展无偿献血宣传活动并为无偿献血者采血 。 (王丽华、陈帅/文图片 江雨 部分由本人提供)
推荐阅读
- 新华社客户端|放下牧鞭、告别高原:新疆牧羊人的脱贫之路
- 放下牧鞭、告别高原:新疆牧羊人的脱贫之路
- 区长直播助农 “高原硒都·平安”亮相电商平台
- 业余军迷|国产版“支奴干”,大型高原运输直升机直8G
- 汽车爱卿|挑战海拔4120米高原,比哈弗H6帅才12万,新宝骏又成功了
- 强国新武器|红旗-9到底有多强?命中率超越S-400,进驻高原保护歼-20
- 遇你得幸|一道神秘峡谷开山劈水,造出绝美“小江南”,不可思议,藏北高原
- 高原|C罗伤缺,欧国联冠军仍完美碾压世界杯亚军,4人助攻4人进球
- 144.79米! 我国获青藏高原湖泊最长岩芯
- 人走茶凉|集智攻关 之江实验室以体制机制创新推进“高原造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