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守护的饭碗从哪儿来?( 三 )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守护的饭碗从哪儿来?
中国五大粮食主产区空间分布示意图在中国民间 , 流行一句话:中国人吃饭靠两个平 , 一靠邓小平 , 二靠袁隆平 。 邓小平任内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 从制度上解决了粮食产量不高的问题;而袁隆平通过人工水稻杂交技术 , 从技术上保证了粮食的增产 。杂交水稻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作出了重大贡献 。 目前 , 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约有2.3亿亩 , 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 , 产量占稻谷总产的57% 。 每年全国因此增产的粮食超过200亿公斤 , 相当于一个中等省全年的粮食总产 。 由于杂交水稻获得巨大成功 , 袁隆平先后获得迄今惟一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等八项国际奖 , 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守护的饭碗从哪儿来?
袁隆平另外 , 中国水稻产量的提高不仅仅是因为育种技术的进步 , 除了制度释放的红利 , 还有化肥的贡献 , 以及中国农民“锄禾日当午 , 汗滴禾下土”的辛勤劳作 。 因此 , 中国粮食产量始终在稳步增长 , 2010年突破5.5亿吨 , 2012年超过6亿吨 , 2015年达到6.6亿吨 , 连续4年稳定在6.5亿吨以上水平 。 2018年产量近6.6亿吨 , 比1996年的5亿吨增产30%以上 , 比1978年的3亿吨增产116% , 是1949年1.1亿吨的近6倍 。 中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在2007年就已经高于400公斤 , 远超世界人均395公斤的水平 , 2015年更是达到人均约482公斤 。今年中国夏粮也仍然再获丰收 , 产量达到2856亿斤 , 相较去年同比增长0.9% , 创历史新高 。 不过 , 未来我国人均口粮消费将稳中略降 , 饲料和工业转化用粮消费继续增加 , 粮食消费总量刚性增长 , 粮食消费结构不断升级 , 筑牢国家粮食安全的防线依然任重而道远 。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守护的饭碗从哪儿来?
中国粮食总产量(1996-2018)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019年10月 ,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提到 , “从中长期看 , 中国的粮食产需仍将处于‘紧平衡’态势 ,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 。 人民日报也同样评论道:“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来说 , 任何微小的浪费都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 只有坚持一手狠抓粮食生产 , 一手狠抓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 才能真正有底气将自己的饭碗端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