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中国人民守护的饭碗从哪儿来?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手中有粮 , 心中不慌 。粮食事关国运民生 , 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 。 从古至今 , 粮食问题都是大问题 , 它关系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 国家的安全与稳定 。 一饭一粥 , 也当思来之不易 , 因此 , 吃播“大胃王”浪费食物的行为不值得提倡 。从古代到现代 , 中国的粮食地图 , 发生了哪些变化?一古代粮食地图:南方逐渐超过北方中华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 , 夏商时期 , 黄河流域主要粮食作物是黍、稷 。 虽然当时已经种植小麦 , 但是麦的生长需要一定的灌溉条件 , 在当时生产力条件下 , 还不可能在粮食中占主要地位 。 到了西周 , 水稻异军突起 , 在西至渭水中游 , 北至关中盆地北缘、汾河中游 , 东至泗水流域的广大范围内普遍种植 。 当时关中平原水资源比较丰沛 , 成为重要水稻产地 , 《诗经》曾记载 , “十月获稻 , 为此春酒” , “黍稷稻粱 , 农夫之庆” , “滮池北流 , 浸彼稻田” , 滮池在西安市西丰、镐间 。春秋战国时期 , 各国兴修水利 , 如西门豹、史起引漳灌邺 , “终古舄卤兮生稻粱” 。 中国的农业水平突飞猛进 , 耕地面积不断扩大 , 形成了四个重要农业区:关中农业区、关东农业区、江淮农业区、成都平原农业区 。 其中 , 位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关中农业区和关东农业区是全国的主要农业区 。秦汉时期 , 由于灌溉条件的改善 , 麦类种植尤其是冬麦种植得到很大发展 。 西汉中期 , 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 , 在关中地区大力推广冬麦种植 。 西汉末氾胜之“教田三辅” , 在推广种麦方面作出了很大成绩 , 目前 , 在黄河流域已发现不少汉代麦作遗存 。 同时在南方的“楚越之地” ,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田水利的开发 , 水稻生产也不断增长 。 巴蜀、江南、淮南、南阳、汉中等都是当时重要的稻产区 。 在北方 , 农田水利的发展也导致水稻的扩展 , 利用河水淤灌盐碱地往往是和改种水稻相结合的 。
关中平原地图制图:星球研究所隋唐时期 , 大一统政权结束了分裂割据的局面 , 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和平的环境 。 关中地区由于是京畿之地 , 加上政府又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 , 成为全国最主要的粮食产地 。安史之乱以后 , 中原板荡 , 北方人民大量南移 , 促进了南方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 。 北方最重要的农业区河北、河南两道处于分裂割据与半割据状态 , 战祸连绵 , 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 朝廷只得依赖南方的粮食“北运” 。 唐肃宗时理财名臣刘晏 , 便因能整理漕运 , 使南粮顺利北运而名噪一时 。 贞元八年 (792年)权德舆建言:“江、淮田一善熟 , 则旁资数道 , 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 。 ”湖南、江西诸州 , 也“出米至多 , 丰熟之时 , 价亦极贱” 。 湖南的“潭、桂、衡阳 , 必多积谷 , 关辅汲汲 , 只缘兵粮漕引 。 潇湘洞庭 , 万里几日?沦波挂席 , 西指长安 。 三秦之人 , 待此而饱;六军之众 , 待此而强 。 ”所以当时就有“赋出于天下 , 江南居十九”的说法 。北宋时期 , 南北农作物品种得到交流 , 北方的粟、麦、豆等传到南方 , 南方的优良稻种传到北方;越南引入的占城稻 , 从福建推广到江淮流域 。 耕地面积扩大 , 梯田、圩田、沙田大量开辟 。 靖康之乱后 , 北方人民大量南迁 , 完成了我国经济重心的南移 , 南方的农业生产开始碾压北方 。 水稻成为南宋第一位的粮食作物 , 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稻米生产居全国首位 , 有“苏湖熟 , 天下足”的谚语 。 此外 , 地处偏远的两广地区 , 粮食生产也有了巨大进步 , 尤其是珠江流域 , 由于自然条件优越 , 成为又一个水稻主产区 , “土旷人稀 , 不富蚕桑之业;山环水绕 , 颇为鱼稻之乡 。 ”
明清时期 , 江汉平原则成为全国最主要粮食输出地 。 湖广省在明中叶已有“湖广熟 , 天下足”的谚称 。 到了清代 , 这一谚传更为很多人所乐道 , 甚至连皇帝也不例外 。 两湖的粮食高产区主要分布在沿长江、洞庭湖以及汉江与湘、资、澧、沅诸水下游平原区 , 高产记录像湖北江陵县 , “附郭膏腴之田 , 每亩收获不下五六石” 。 清代粮食生产大发展的还有四川 , 那里的成都平原号称天府之国 。 明清鼎革之际 , 曾给四川经济造成很大的破坏 , 都江堰灌区处于严重失修状态 。 清政府为吸引外来劳动力进川 , 曾发布了各种优待政策 , 并出现了“湖广填四川”的说法 。 这些从两湖、闽粤以及其他省份到来的农民 , 不但是一批劳动生力军 , 同时也带去了不少好的生产技术和新农作物品种 , 及至雍正时 , 已有“产米之乡”的美誉 , 并被人称之谓“各省米谷 , 惟四川所出最多” 。 当时成都平原的水稻亩产达到4-5石、6-7石 , 就全省水平而言 , 与两湖相差不远 。 再有像中国台湾的开发 , 以及广西成为粮食输出省等等 , 都说明清代粮食生产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元明清的政治中心都在北京 , 而粮食主产区几乎都在南方 , 因此漕运成为北京主要的粮食来源 。 明朝“漕粮岁入四百万石” , 成化年间 , 则“通计兑运、改运加耗入京、通两仓者 , 凡五百一十八万九千七百石” 。 清代 , 北京城人口众多 , 而且还有不少八旗官兵 , 粮食的供给自然是头等大事 , 然而随着运河里泥沙的淤积以及其他因素 , 漕运效果并不理想 , 道光、咸丰年间 , 北京还出现过粮荒 。
推荐阅读
- 张彦明|最美护林员|陕西张彦明:守护秦岭生态 奉献青春年华
- 枣庄网警巡查执法|践行训词精神 忠诚守护安宁——市中分局圆满完成“双节”安保工作
-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供暖维修工:为千家万户守护温暖
- 综合|全警动员 全员在岗!这份守护海南“双节”平安的答卷请查收!
- 天眼新闻|剑河:这个长假的背后 有这群“蓝朋友”的默默守护
- 封面新闻|新派出所故事|少城派出所守护古老少城 这个成都老城区的新派出所迎来首个国庆大假
- 潇湘晨报|节日我在岗丨四会公安全天候守护高速服务区安全畅通
- 甘孜州森林消防支队|四川海螺沟景区有群“专职守护者”:与火作斗争 连续巡查几十公里
- 潇湘晨报|践行训词精神守护万家平安 别怕,危急时刻有警察!我在岗位上
- 福建三明|护航绿色司法守护生态“高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