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活水长流业常新——宁乡推动一般干部制度性交流,激活“一池春水”

:原题为_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南频道|活水长流业常新——宁乡推动一般干部制度性交流,激活“一池春水”。
2020年初 , 在即将迎来农历新年之际 , 宁乡160名基层干部通过市委统筹开展的一般干部交流 , 走出工作多年的地方 , 来到新的单位 , 接受新的工作安排 , 开启新的征途 。
“铁打的一般干部 , 流水的‘官’” , 与领导干部常态化的交流调动相比 , 长期以来一般干部的交流方式较为单一 , 交流机会也更少 , 少数干部甚至认为“一般干部过了40岁还未提拔 , 就等于提前进入了退休模式”“工作干得好 , 不如关系找得好”“干多干少一个样 , 干差干好一个样” 。 如何通过干部人事管理机制的建设 , 激发一般干部的内生动力 , 不仅是推动改革的重要举措 , 也是宁乡基层干部迫切的现实需要 。
2019年7月 , 湖南省委出台基层建设“1+5”文件 , 明确提出“大力推进基层干部轮岗交流 , 加大乡镇(街道)之间、乡镇(街道)和县市区直单位之间干部交流力度” 。 宁乡闻令而动 , 通过深入调研走访 , 在2019年12月出台《宁乡市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交流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交流办法》) , 对交流的原则、频率、程序进行了明确要求 , 实现了一般干部交流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
激励鞭策 , 让优奖劣汰成为干部交流“新常态”
《交流办法》注重给予“黄牛型”干部更多政策性的关怀和激励 , 同时对于工作不在状态、考核业绩长期滞后的干部给予鞭策性交流 。
“全新的单位和挑战 , 让我充满了能量 , 我有信心做得更好!”44岁的干部李盛洪 , 在西部山区沩山乡扎实工作21年 , 此次通过一般干部交流调入了靠近城区的菁华铺乡 。 他告诉采访人员 , 这次组织主动关心 , 将他交流到了离家更近的单位 , 让其既感动又振奋 。
通过交流 , 42名像李盛洪一样长期在基层一线埋头苦干、业绩突出的一般干部 , 受到了组织的重点关爱 , 被优先安排到市直机关事业单位或离家庭居住地较近的乡镇(街道)工作 。
同时 , 此次交流将党委反映不在状态、考核末位或经政治建设考察、纪检监察等反馈建议交流调整的26名干部 , 交流到了相邻或相近乡镇(街道)工作 , 通过转换工作环境 , 让干部跳出原来的“舒适圈” , 摆脱刻板印象的束缚 , 调整心态、振奋精神、转变作风、重塑信心 。
曾在双江口镇工作9年的杨俊红 , 前年因工作失误受到行政处分 , 导致工作积极性严重下降 。 他向采访人员回忆道:“那段时间 , 我在工作中既没有目标 , 也没有自信 , 有点抬不起头的感觉 。 ”这次他作为不在状态的干部 , 被鞭策性交流到坝塘镇工作 。 在新的单位 , 杨俊红主动积极、努力上进 , 很快从一名“门外汉”转变成单位的扶贫业务骨干 , 后因工作出色 , 还被抽调至市委巡察组开展对村巡察工作 。 “无论是交流 , 还是后来的抽调中心工作 , 都让我感受到了组织对我的良苦用心 , 我一定知耻而后勇 , 向组织重新证明自己 。 ”
“对于这次鞭策性交流到沙田乡的两名干部 , 本来我们还有所怀疑 , 但半年来 , 他们用工作实绩证明了自己 , 其中一名干部积极工作 , 一心扑在黄龙公路建设施工环境维护工作上 。 另一名干部也主动请缨到最艰苦的征拆一线进行锻炼 。 ”沙田乡组织委员谢明表示 , 通过激励和鞭策并重 , 真正让担当有为者找到感觉 , 让消极无为者振奋精神 。
人文关怀 , 帮舍小家顾大家的干部找到家庭事业“平衡点”
《交流办法》对家庭直系亲属因大病、残疾等失去劳动能力需照顾 , 或夫妻两地长期分居、子女无人照顾等特殊情况的干部进行有计划的关怀性交流 。 36名平时家庭事业难以兼顾的干部 , 被交流到了离家更近的单位工作 , 空间距离上的缩短 , 为他们消除了后顾之忧 , 使他们能够更加安身、安心、安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