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视频|2020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训练(9.3)


1.下列德育方法中 , 体现了“无言之教”的是( ) 。
A.说服教育法
B.自我涵养法
C.学校心理咨询法
D.陶冶教育法
2.陈某是一名大学生 , 常常上课玩手机 , 他每次上课前下定决心改掉玩手机的坏习惯 , 遵守学校课堂纪律 , 当真听老师讲课 , 可老师讲课他仍旧无法克服老想看手机的坏习惯 , 结果还时常玩手机 , 作为老师对该学生进行教育时 , 应重点培养其( ) 。
A.道德认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
3.教师以他人的高尚思惟、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 这种德育方法是( ) 。
A.说服教育法
B.陶冶教育法
C.品德评价法
D.榜样示范法
4.下列教学活动中不属于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是( ) 。
A.学习语文阅读 , 进步学习阅读的水平
B.教育学生树立准确的劳动观 , 提倡节俭
C.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 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
D.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5.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水电门窗玻璃等都应该爱护的教育 , 以此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 同时培养他们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 这一类教育是属于( ) 。
A.爱国主义教育
B.劳动教育
C.集体主义教育
D.理想主义教育
6.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提倡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 ) 。
A.知行同一原则
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7.中小学德育的途径主要有(多项选择题) 。
A.教授教养
B.思惟品德课
C.课外活动
D.班会
E.社会实践流动
8.我国德育内容主要包括(多项选择题) 。
A.道德教育
B.思惟教育
C.政治教育
D.法制教育
E.人文教育
9.德育就是思惟政治教育 。 (判断题)
10.学校德育治理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各项规章制度 , 切实管住学生 。 (判断题)
NG视频|2020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训练(9.3)
本文插图

参考答案及解析
1.【谜底】D 。 中公讲师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指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夸姣的事物和柔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 。 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 使受教育者在熟悉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 。 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 题干中“无言之教”恰是陶冶教育法的一种体现 , 所以准确谜底为D 。
2.【谜底】B 。 中公讲师解析:道德意志是人们自觉地确定道德行为的目的 , 积极调节自己的流动 , 克服各种难题 , 以实现既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 道德意志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决心信念、决心和恒心 。 题干中的陈某能熟悉到上课玩手机不好 , 下定决心改正 , 但是老师讲课时他仍无法克服老想看手机的坏习惯 , 结果仍是时常玩手机 , 说明他的道德意志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老师对他进行教育时 , 应该重点培养其道德意志 。 故选B 。
3.【谜底】D 。 中公讲师解析:(1)说服教育法就是摆事实、讲道理 , 疏通沟通学生思惟的方法 。 (2)陶冶教育法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地设置和利用各种情感和环境因素 , 让受教育者受到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感化和熏陶的教育方法 。 (3)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按捺 , 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的方法 , 包括奖励、惩罚、评选和品行评定 。 (4)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惟、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 故选D 。
4.【谜底】A 。 中公讲师解析:德育教育的途径有:思惟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授教养、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劳动、少先队流动、班主任工作 。 学校德育教育的内容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的教育、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等 , 语文阅读学习是智育 , 不属于德育教育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