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观察|甜的革命( 六 )


另一个助推力还来自官方政策 。 2016年8月31日 , 关于罗汉果甜苷作为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发布 , 为华诚生物的国内业务打开了政策大门 。 同年 , 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明确提出开展以“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 , 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为重点的专项行动 。 2019年7月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也指出推动低糖或无糖食品的生产与消费 。
04
健康与美味的永恒矛盾
将某一类食品无糖化并建立相应供应链仍然存在壁垒 , 但技术难度并不算太高 。 “目前只是时间问题 , 看哪个品牌先抢占某个品类的市场 。 ”某投资机构的投资经理林峰说 。 他所在的投资机构投了健康零食品牌每日黑巧 , 其产品使用菊粉作为代糖 , 在巧克力品类中抢先打出无糖概念 。
然而他发现就销量而言 , 主力仍然是略带甜味的品类 , 多数消费者没法接受又苦又酸的无糖黑巧克力 。 要做到极致健康 , 难免会牺牲一部分口感 。 “我们经常开玩笑 , 有些健康食品品牌 , 可能消费客群都不超过静安商圈 。 ”林峰调侃道 。
【简单观察|甜的革命】“如果口感不佳 , 即便原料再健康 , 也难以形成复购 。 品牌的研发能力 , 对生产端的掌控力 , 对生产流程的把控等因素直接影响到最终产品的口感表现 。 ”徐云峤说 , 配料表只是一方面 , 更大的差异化仍然体现在最终产品的口感上 。
考虑到中国以米面为主食的饮食习惯 , 以及中餐的丰富与美味程度、对色香味的极致追求 , 或许控糖对中国消费者格外艰难 。 毕竟 , 减肥还得看总体能量的收支平衡情况 。
一些创新品牌着重宣传自己使用天然代糖 , 打出“无糖”的口号 , 但毕竟口感比不上添加蔗糖 , 越是原料丰富的零食越是如此 。 因此部分品牌可能会用加入谷物、水果以及乳制品来美化口味 。 也就是说虽然不添加游离糖 , 但加入了不少含有内源性糖的食物 , 总体能量并不低 , 这就要求消费者自行阅读成分表加以区分 。 另有一种研究认为 , 代糖因为没能让人体分泌多巴胺来满足食欲 , 反倒刺激人摄入更多食物 。
与此同时 , 嗜糖给人类带来的问题并没有明显改善的趋势 。 2020年4月 , 《英国医学杂志》发表的对中国糖尿病患病率调查结果显示 , 18到29岁人群中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2% , 30到39岁之间达到了6.3%——看来 , 不管是商业利益驱动还是为自身健康考虑 , 学界和业界可能还得继续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 。
(应采访对象要求 , 文中林峰为化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