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画|中国木版年画与日本浮世绘同源不同道,后者为何率先西渐?( 四 )


19世纪中期 , 当欧洲商人们决定从日本进口茶叶和器皿的时候 ,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 , 欧洲的一场艺术革命即将因此而拉开序幕 。 相传在1865年 , 法国印象派画家布拉克蒙对着一件新到手的日本陶瓷狂喜不已 , 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布拉克蒙将陶器拿出扔在一边 , 却把包装纸小心翼翼地展平 。 布拉克蒙被这新奇的画风吸引住了 , 如获至宝地准备找个大场面拿给印象派艺术家朋友们展示一下 。 于是 , 在一群印象派画家的聚会上 , 这张纸上的日本浮世绘作品吸引了一批印象派画家 , 他们本就不想如照片一般真实地描绘世界 , 当他们看到这极有装饰意味的新风格时 , 都被吸引得爱不释手 , 这幅作品俨然赢得了发现新大陆一般的狂热赞叹 。
在那时 , 西方与日本的商贸中 , 日本商品之所以用浮世绘作品当包装纸甚至填充物 , 是因为浮世绘作品以木版印刷的方式大量生产 , 降低了价格 。
出乎意料的是 , 这些作品给西方艺术家带来了新奇的视觉刺激和创作欲 , 使得贸易中的包装纸和填充物比货物更受欢迎 , 变成了艺术家手中炙手可热的宠儿 。 这幅最先被印象派画家挖掘出来的浮世绘作品 , 则是来自于最负盛名的浮世绘画家葛饰北斋之手的《北斋漫画》 。 一场艺术创新革命居然由一张包装纸拉开了序幕 。
其次 , 这与艺术共鸣感有关 。明清木刻版画与日本浮世绘同源 , 却不同道 。 在中国古代 , 文人士大夫阶层长期占据着艺术的主导地位 , 影响着普通民众的审美走向 。 强调精神追求的文人画始终压制着其他艺术样式的蓬勃发展 。 加之根深蒂固的“中国中心论”思想 , 闭关锁国政策的长期推行 , 西方绘画即使传入 , 也不能得到积极的回应 。 以至于明清木刻年画在发展上以传承为主 , 在风格、功用和艺术欣赏价值方面缺乏突破 , 在思想上也很难引起西方的共鸣 。
比较之下 , 浮世绘不需要承担继承传统文化的巨大压力 , 其受众侧重于商人、手工业者 , 物质生活的充裕使得他们以及时行乐的态度去要求艺术家的创作 , 于是浮世绘中充溢着更多世俗性与享乐主义的世界观 。
浮世绘还具有兼容并蓄的特征:它首先从中国“拿来”了技术 , 在融合本民族的传统艺术样式基础上 , 开拓新的版画风格 , 并革新了套版技术 , 创造出了利于欣赏收藏的独幅版画样式 。 后来又从西方“拿来”了新的透视原理 , 丰富了浮世绘的艺术表现语言 , 增强了西方艺术家的艺术共鸣感 , 因此对浮世绘作品接纳度更高 。
同源不同道的两种艺术形式如今在中国美术馆并置眼前 , 让欣赏者在不同的艺术形式背后体会不一样的文化投射 。
北京联盟_原题为:年画与浮世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