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谜一样的存在:古巴人眼中的中国人( 三 )
搬家后 , 新房东艾莉西亚(Alicia)说她曾经在餐厅里做了25年的厨师 , 可以给我提供晚饭 。 在询问我吃饭是否有什么偏好和忌口的时候 , 她突然问 , “你爱吃狗肉吗?”我再次被震惊 , 我先回答说我没有吃过 , 然后反问她为什么会觉得我爱吃狗肉 。 房东笑着说 , 她以为中国人都爱吃狗肉 , 她来自马坦萨斯省(Mantanzas)的乡下 , 那里有很多中国人居住 , 他们几乎都是从广东过来的男人 , 年龄都很大了但基本都没有结婚 , 他们时常在举行聚会的时候将狗杀了招待朋友 。 那时她还小 , 但是她记得她的爸爸妈妈和街坊会开玩笑说 , “小心家里的狗 , 别被中国人吃了 。 ”
神秘的中国人与无处不在的华人文化残迹
我将上述观察跟曾任古巴文化局主席的艾丝贝蕾莎(Esperanza)谈起 , 她对我的发现表示十分认可 。曾在墨西哥大使馆工作的她告诉我 , 墨西哥所说的“中国人的头发”跟古巴所说的“中国人的头发”是完全不一样的 , 墨西哥的“中国人的头发”指的是卷曲蓬松的头发 , 并不是古巴人眼中的“中国人的头发” , 出现这样的差异原因很多 , 早期移民的祖籍和墨西哥社会中人们保留的社会记忆等都可能是影响因素 。 她还提到 , 在古巴 , 炒饭(arroz frito)里边没有“中国酱油”是不能叫作炒饭的 , 她1995年第一次到北京工作时 , 一次在一家地道的北京小店里点了蛋炒饭 , 发现里面没加酱油 , 大感吃惊 , 由此感受到闽南地域文化对古巴饮食的影响之深已经使得他们对所有的“中国炒饭”形成刻板印象了 。
本文插图
古巴人称之为“Pelo Chino”的头发和墨西哥人称之为“Pelo Chino”的头发
艾丝贝蕾莎说 , 她上学的时候就一直被教育 , “古巴文化是由西班牙文化、中国文化和非洲文化三部分组成的 。 ”在她看来 , 中国人的特殊品质几乎是所有古巴人的共识 , 很多古巴书籍里也都有记载 。 他们勤劳、正直、遵纪守法 , 给古巴人留下的综合印象是“神秘” 。 她的祖父是殖民时期进入古巴的第一批华人 , 与古巴当地的穆拉塔结婚 。 不同于古巴人爱热闹和藏不住话的性格 , 祖父在家里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坐着看电视和报纸 , 人们总是不知道他在想着什么 。 他从不轻易许诺却言出必行 , 小时候每当她哭闹着要她的古巴祖母给她买玩具 , 祖母总会答应她说下午给她买回来 , 但结果往往总是不了了之;而祖父通常会说 , “我一定会给你买 , 但是不一定是今天 。 ”最后她收到的玩具都来自于祖父 。 长大后她才知道祖母的承诺只是为了应付哭着的小孩 , 但祖父承诺的事情总会兑现 , 祖父的回答会让孩提时代的她觉得冷漠、有距离感、无法亲近 , 但同时也让她产生了敬佩和崇拜感 。
艾丝贝蕾莎说老一辈的中国人在古巴社会中留下的印象几乎都是积极正面的 , 几乎在所有描写古巴中国人的文章中都会提及 , 他们工作勤奋(trabajatores)、体面(decentes)、诚实守信(honestos)、节俭有度(ahorrativos)、聪明睿智(sabios)、小心谨慎(cautelosos)、有耐心(pacientes)、安静不多话(tranquitos)、谦逊内敛(modestous)……
说到中国人的勤俭简约以及自我克制时 , 艾丝贝蕾莎笑着说 , 在她小时候古巴社会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 , “做中国人的情人吧 , 虽然一个月只能跟他做一次爱 , 但是他会给你买一个住所(cuarto) 。 ”她笑着解释到 , 她之所以能够记得这么清楚 , 是因为“节俭”和“节制欲望”几乎是古巴人没有的品质 。 古巴人是一个活在当下的群体 , 如果他们在月初发了20红币的工资 , 可能在这个月的前几天他们就会把它花完 , 但中国人不同 , 中国人只会拿出一小部分的钱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 , 然后把其他的钱都存下来 。 “中国人是神秘的 , 你永远不知道中国人有多少钱 , 他们会赚钱能省钱存钱的品质也是古巴人都知道的 。 ”
推荐阅读
- 蠢萌新闻|张艺兴解锁新身份,开启练习生计划,要做“李秀满”不是一个笑话
- 合肥新闻频道|世界精神卫生日:你了解自己的情绪吗?
- 天气早知道|帅酷女孩一周穿搭,不重样的帽子,是枢纽给造型注入不一样的灵魂
- 体育开语|时尚印花连体裙,将乌黑秀丽的头发扎高,有种不一样的女性美
- 搜狐新闻|用料厚道可伸缩,双模用水可选,云米抽拉水龙头体验
- 感情|男人和女人的“分手思维”,真的不一样
- 子非鱼|秋冬仍是要穿毛衣呀,给穿搭做减法,买对衣服就跟投资一样
- 时尚生活指南|创意生活新宠,拥有一样即可提升100%生活质量!
- 海报新闻客户端|国庆节潍坊市中医院手术室里的绿衣战士
- 陕视新闻|圆满完成!陕西力量助推天问一号精准奔向火星